文章内容

南昌航空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报》

中国航发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建国院士一行
来校参观调研

2020-12-30     浏览(329)     (0)

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与我校举行了校企技术研发意向协议签订仪式。

本报讯12 月 21 日,中国航发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建国院士,中国航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向巧院士,质量科技部部长丁俊,人力资源部部长马论及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永康、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向传国、长江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义军等一行 12人,来校参观调研。

在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我校党委书记罗嗣海、校长罗胜联、副校长郭正华及党政办、相关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曹建国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成果展、机库、航模展厅、发动机展示室、发动机试车室、“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展厅,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实验室学科团队、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运用、人才培养等情况的介绍,并详细询问了有关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情况、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随行来宾与学校研究人员也对多个研究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午十时,党委书记罗嗣海在逸夫楼第二报告厅主持召开与来宾的座谈会,校长罗胜联,副校长罗旭彪、陈震、郭正华,以及党政办、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通航学院负责人参会。会上,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与我校举行了校企技术研发意向协议签订仪式。

罗胜联在讲话中对曹建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就中国航发对学校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从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罗胜联表示,自航空发动机学院成立以来,学校一直立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着力点,在中国航发集团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学院将按照国家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要求,继续坚持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不放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精准、更加务实地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科学研究,努力争取在新型发动机的研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更大规模、更大程度地“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师资队伍及专业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服务航空的意识和理念。罗胜联希望中国航发能在学校航空发动机学院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并诚挚邀请曹建国院士明年继续来校参观指导工作。

曹建国感谢南昌航空大学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中国航发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南昌航空大学建校以来,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航发将持续深化与南昌航空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继续在条件保障、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希望南昌航空大学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航空发动机学院建设发展,围绕航空发动机科研难题展开深入攻关,继续保持在制造、焊接、3D 打印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校企协同,助力航空发动机事业快速发展。

罗嗣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中国航发在成立至今的 4 年多时间里,坚持强军首责,聚焦中心任务攻难关、聚焦创新驱动破瓶颈、聚焦深度融合广合作,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重点型号研制不断创造佳绩,在国内创造性地开创了“小核心大协作”的开放协同发展格局,为国家发展和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彰显了情怀与担当。罗嗣海感谢中国航发对我校发展给予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感谢集团在与我校共建国内首个航空发动机学院后持续在战略合作协议落实、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承研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罗嗣海希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认真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与中国航发携手共进,构筑校企合作的新高点,将中国航发对我校的期待贯彻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当中,共同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力量。

(文/龙莉 图/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