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向光,逐梦远方;心有信仰,乘风破浪。我校设立的校长奖学金是授予本科生的最高奖励,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人文学院米钰洁荣膺冠军,电气学院王佳金夺得亚军,与国际学院阮长天、机电学院黄林、材料学院郭靖、土建学院温志强、运输学院黄颖斯、经管学院周雯珺、理学院白舒伊、软件学院余海涛共10人荣获2020年度校长奖学金。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大学生活,领略他们的校园风采,学习他们的成长经验,以榜样为力量,用行动促进步!
生活起起伏伏,但总有人在昼夜不停地运转,为接近心中的理想而策马奔腾。来自人文学院 17 级法学一班的米钰洁,是一个待人亲切真诚、热情开朗,是一个颜值与智慧并存的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米钰洁兼顾学业和社会实践,用勤奋达到优秀,用创新点亮生活,用热爱诠释兴趣,努力发光发热。
学海无涯 天道酬勤
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均学分绩点 4.05,专业课均分 91.41。多次获得校级特、一等奖学金、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等荣誉。而这一切的荣誉都源自于米钰洁的自律生活。
大一刚入学时,米钰洁和其他新生一样,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无限期待。“新生入学,最首要的任务是学习。”秉承着自律的生活习惯,米钰洁开始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大一的时候课业会比较少,这时候便应该开始阅读专业的相关书籍,要博采众长,不能只听取一家之言。”
上课前,米钰洁会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整理好自己的疑惑以便在课上询问老师;课堂上,她专注听讲,认真作下笔记并记住课程重难点;下课后,她坚持复习,一遍又一遍地读记专业知识。“因为我的专业重在背诵,而死记硬背不能长久记忆 ,所以我会反复诵读专业书,并收集现实中的司法案例,结合案例进行理解记忆。”
“效率排序法”是她在规划时间上的重要原则。她根据每件要做事情的重要程度、耗时程度、难易程度来理性排列自己学习工作的顺序。“让自己在最适合的时间做最适合的事情,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米钰洁谈到,“对于我来说,晚上 9:00 记忆力最强,我便会选择在这时背诵当天的课程。”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米钰洁还不断地拓展学习范围。学习雅思、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等,在求知的道路上,她从未停下脚步。当他人在游戏中沉迷不已时,米钰洁在教室里静静自习;当他人在被窝熟睡时,她已早早地来到图书馆阅览本专业相关的书籍。
古语有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成功的秘诀往往不在于天赋,而是自律坚持的生活。米钰洁正是以其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成就了自己的大学历程。
创新发展 锐意进取
在校期间,米钰洁不仅专注于课业学习,更在科研的道路上觅得自己的一方天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她将学校交通特色与法学学科优势相结合,致力于用创新点亮学术之光,所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先后荣获“创青春”“互联网+”大赛省级金银奖,并在 CSSCI 期刊《中国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索引。
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她所带领的团队对中国高铁的涉外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共收集法律案例 3797 个、专利文献 12119 件,为国铁集团、国家铁路局建言献策,并获得“挑战杯”国家级一等奖的荣誉,突破我校在该赛事上的最高记录。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挑战杯国赛的准备。为了参加这个比赛,我们团队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备赛。”谈起往日的备赛经历,米钰洁感慨万分,“当时有一段时间,我生病在校医院打点滴,但是团队工作不能落下,我就在病房里整理材料。”不仅如此,为了比赛而工作到凌晨更是她的日常写照。
米钰洁在比赛中参与了整体工作统筹、文本书写、PPT 制作、讲解及现场答辩展示等工作。“小组成员自主学习专利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一次次的去噪分析,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顶着重重压力终于完成技术部分的撰写,在超过 50 次的会议中,我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灵感,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
舍弃了多个寒暑假和周末的娱乐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的齐心协作下,团队项目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在这个比赛中,我不仅收获了许多比赛经验,更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同时,已有的奖项并不是结束,我们会继续完善自己的工作,不断向前。”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米钰洁从一位萌新成长至现今的创新达人,她的蜕变正是“坚持”二字的完美诠释。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在紧张的学业和比赛之余,米钰洁仍坚持培养自己的爱好,也为自己所热爱的兴趣奉献自我,活跃于文体艺术、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一线。
大学四年间,她加入校礼仪队、广播电视台,曾获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二等奖、校主持人大赛三等奖,多次获得朗诵比赛优秀奖、礼仪队“优秀队员”、广播电视台“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广播主持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大一时就参加了校内的主持人大赛,并加入广播电视台,这也是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爱好。”保持着这份热忱,米钰洁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文体艺术比赛。
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米钰洁和我校音乐专业的同学一起参加全国大艺展合唱比赛。“那段时间我学习壮族语言,恶补乐理知识,团队默契配合的高效率和整体的凝聚力让我深深震撼,日夜兼程的练习也让我明白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整个团队的付出和努力。”
在志愿服务中,米钰洁曾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她在假期时加入了山西省太原市社区志愿服务站,担任公园路社区主任助理一职,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提供细致的服务,运用 专 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而努力。
在“三下乡”活动中,她跟随队伍深入王封乡,并对该乡展开调研。在近半月的学习生活中,她受益匪浅,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振兴、民生建设问题第一次从书本走入现实生活。“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将专业知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让我明白了学以致用的奥义,增长了才干和见识,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米钰洁带领团队成立了“知产童蒙”公益组织,深入贫困地区为中小学生献上生动有趣的知识产权课程与普法活动,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产权意识。
在疫情期间,她积极投身抗疫之中,借助公益组织平台,通过开设网上课堂、发表公众号推文以及发布抖音小视频等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公众提供免费的知识产权宣传与疫情科普,该公益组织目前获评为省级志愿者扶持项目。
米钰洁将一直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坚定的信念以及顽强的意志,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米”阳光的温度,为身边的人增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