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

原驻村工作队队长
郎永军

2021-03-08     浏览(165)     (0)

根据相关法律,这个问题不予以回答。您可以问我一些其它问题,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2 月 25 日收看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 受到了极大鼓舞。 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8 年的共同努力,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提前 10 年实现 《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减贫目标,创造了全国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此情此景, 我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怎么能不为之激动和鼓舞。

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阶段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习近平总书记身先士卒, 顶风雪, 冒严寒, 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 踏遍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 24 个村, 走村入户, 看真情, 看真贫, 与当地群众和各级政府一起想办法, 找思路, 鼓干劲, 以点带面,推动贫困脱贫攻坚工作。 在脱贫调研的征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精准扶贫” “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的伟大理论, 为实践扶持谁、 谁来扶、 怎么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全国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加强统筹, 转变思路, 形成合力, 构建了全国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的 “三位一体” 大扶贫格局。我作为驻村扶贫干部见证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展社会扶贫的实践过程。我校党员干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率先与蜘蛛山镇胡宝吐村的 150 余户建档立卡户,建立 “一对一” 结对子帮扶关系, 走在全省高校开展社会扶贫前列。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 6 年来坚持每年深入胡宝吐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走村入户, 与胡宝吐村干部群众研究扶贫工作, 论证扶贫项目, 解读 “三农” 政策。党员干部6 年来坚持每年 2 次深入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 出谋划策。他们在结对子帮扶过程中, 注重细节, 在解决实际困难上下功夫。原矿业学院张宏伟院长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帮扶户宫喜来的儿子宫帅已 19 岁, 因当年超生无法落户,现在既不能读书也不能外出务工, 父母离异后, 无人照料, 孩子成长与生活遇到了很大困难。张院长积极想办法, 与县委领导、 县市公安局户籍部门联系, 个人出资 4000 余元为其做DNA 鉴定, 收集证人资料, 落上了孩子的户口,现在宫帅怀揣身份证在沈阳务工,年收入 3 万余元, 摆脱了贫困,宫帅的爷爷至今念念不忘张院长的恩情。 6 年来我校 150 余名党员干部累计实现个人帮扶资金 60 余万元, 为 “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户摆脱贫困做出了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历时 8 年, 全国累计派出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开展扶贫。我有幸作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首批派出的驻村扶贫干部,在蜘蛛山镇胡宝吐村开展扶贫工作。 工作队驻村以来, 认真落实校党委帮扶工作精神, 积极投入到胡宝吐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去,结合所驻村实际广泛调研,征求干部群众意见, 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 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健全村级各项管理制度。 积极协调家庭畜牧养殖和家庭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协调建设村屯硬化路面 7.2 公里, 150 户村民用上自来水,扩建党员活动室 76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 800 平方米, 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协调资金 260 万元,建设占地 21 亩, 建筑面积 4300 平方米养牛场一座,协调资金 80 余万元成立养羊、养牛合作社 3 个, 4 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地, 使150 余户的 435 名贫困人口全部受益, 实现贫困人口年人均受益660 元。

胡宝吐村脱贫攻坚工作,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经过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由 2014年 3400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8100 元,并于 2018 年 11 月经国家评估验收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实现全面脱贫。

驻村工作队的辛勤工作, 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广泛好评。 工作队先后 2 次被评为省级先进驻村工作队并获得阜新市最美驻村工作队称号、 4 人次被评为省级驻村帮扶先进个人。

胡宝吐村脱贫攻坚胜利是新生活、 新征程的起点, 现在驻村工作队正与村两委积极做好乡村振兴建设规划,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再接再厉, 乘势而上, 扎实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