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朱诚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及“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保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谋划出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建设“美丽中国”,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学生并非旁观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航空工程学院 林砽竺: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由于疫情原因加上还有不少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再求职,有代表认为2021年 “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预计将超过1000万人”。作为应届毕业生,庞大的就业大军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坎,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令我高兴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尽管后疫情时代中疫情的后续影响正慢慢显现,但是国家一直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面对就业,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能等靠要,一定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分的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力。
@教师教育学院 杜喜盈:“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学前教育的内容,引起热烈反响。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曾在多家幼儿园实习过,深深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不易。幼儿教师不止要组织教学活动,还要用心呵护孩子的身心,做到保教结合,真的挺辛苦的。但与繁琐的工作内容相对的是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的低水平现状。在本次会议中提出的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解决好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问题等建议,真是十分及时。老师不愁温饱,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学中,让孩子们“上好园”。
@化工与安全学院 孟祥涛: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也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良好意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提升道德修养,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