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辗转年末忽至,大雪时节且将轻叩门扉。
回望年初,还在为一场大考忧心紧张,为短暂的寒假抱怨不已,为一盏深夜的灯火心怀期许。而这生长于过往的一切散如轻烟,或喜或悲,或是那些无法割舍的人和事,浓得化不开的种种情绪仿佛都付之一炬,熊熊燃烧,漫漶了现实与回忆的边界。唯余烟袅袅,余温脉脉。
大风起偏惹寒凉,耳畔呼啸,卷起衣摆和头发。和去年无数个夜晚,坐在电动车后座时的感受一样。
总是玩笑说每天上学的期盼是等放学,而每次放学后走出地下通道,看到骑电动车等着我的母亲,那一刻,确乎是我一天中最大的安慰。尤其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后,更觉得倦意消逝,轻松释然顿生。
想着可以回家,真好。
马路上高速行驶的电动车,一幢一幢向后的大楼,盏盏灯火流动成细长的河水,那些灯火是夜的明眸聪耳,探听着人间的况味。未眠的人在深夜挑灯,为生计,为学业,为锦绣前程,为金榜有名。柏油马路上的车来车往,亦是劳累的人们奔波不止,想到经年后的我,独自在外时,大抵也会不得已待漫漫寂夜如白昼,独揽我人生的方寸,忙忙碌碌,慢慢前行。
天气冷些的时候,就紧靠着母亲的背,双手圈紧母亲的腰。母亲瘦弱,却如大山岿然,似乎可遮风挡雨,温暖直抵心头,不再觉风寒,莫大的踏实感和安全感铺天盖地而来,有种任其世事风云变幻,全都不与我相干的感觉。想奢求时间静止,想母亲可以一直载着我,护这一路周全。
岂料世事变故,母亲腿伤复发,身体不好,后来几个月,没有办法开电动车来接我,走到地下通道口望不见熟悉的身影,总是心头一空。回家时,看到母亲就站在门口等着我,暖黄的灯衬着,几根白发反光,如针扎入眼,热泪不住上涌,重复的唠叨也变得很动听。几番嘘寒问暖,一直到我安顿好,母亲方才睡下。
又一年寒冬,跨过了成年的门槛,学生的身份再升一级,从长沙到湘潭,回家的日子少了,每天在教学楼和寝室之间奔波,唯有电话遥寄思念。寄来的大小包裹,棉衣棉被,足以温暖一整个冬天。
最难忘怀的还是电动车后座的温暖,母亲后背的余温,一直埋藏于心底,是我永久的确幸。
穿过光阴的门户,品味不尽的温情如漫过山岭的薄雾,静默地抚慰我的不安,身处异地也时时能够感知来自家人的牵挂关怀,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孤身一人。我的家人,一直辛勤付出着,我的母亲,总是在家等着我,亮着灯,等我回家。
要过年了,你该想念三冬的暖炉,冬至的水饺,除夕的年夜饭,绚烂绽放的烟火,和家人团圆了。
不管你走出多远,身处何方,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