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报》

握住幸福

作者:文/胡斯颖    
2020-12-05     浏览(108)     (0)

寒冬又至。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变得十分“臃肿”。因为我是个极度畏寒的人,冬日里,手套、围巾、帽子,哪怕是一丝的温暖,我都不想放过。

每年这个时候,也是父亲“最”关心我的时候。

父亲的爱从不像母亲那般直露。“宝啊,回家想吃啥?”“在学校多穿点衣服,别冻着。”这些话向来是母亲说的,父亲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打电话如是,通视频如是。小时候,我不明白父亲的关心,以为他并不如母亲那般爱我。等我长大了,离开家了,偶然发现我是父亲微信里唯一置顶的人,才慢慢明白,这种深沉的爱是不需要过多言语的。

这周末我回家。中午,母亲在微信群里再三叮嘱父亲:“别喝酒,晚上开车。”父亲淡淡地应声“好”,再无下文。高铁站的广播陆续播报着列车信息,“请带小孩的乘客看好您的小孩……”快了,马上就能上车了。

夜晚,高铁在悠长的轨道上平稳运行,热水壶里冒出的热气在车厢内一圈圈上升。车内外温差大,玻璃窗已蒙上一层水汽,我随意擦开,窗外的灯光与夜色在高铁的加速运行中拉成一幅长卷。三四岁大时,父亲母亲带我在桂林做生意,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便利,过年回家,大家都搭一种叫“依维柯”的车,车小人杂,我和母亲又晕车,父亲往往一边安慰哭闹的我,一边照顾母亲,还要看行李……后来,我到了读书的年纪,父亲的店不开了,他带着我和母亲回到家乡,在新市场另觅起一门活计。因为市场离学校近,我常常在两者间往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也无形中多了起来。现在想起那段时光,我印象里最深的竟不是别的,而是大冬天市场升起的一炉红火。父亲蹲在火炉边,大手包裹住我的小手。我天生体寒,手极难捂热,即便如此,父亲依然像呵护“至宝”一般握着我。整个过程,无需多言。

“列车前方到站邵阳站。”思绪突然被打断,车窗玻璃结出一层新的雾气。我喝完杯子里的热水,起身去车门等候——电话响了,是父亲打来的。

“到哪儿了?”

“快下车了。”

“出站口,我在右边等你。”

和父亲的通话通常不超过三分钟。拖着行李箱走向出站口时,我在想,或许这就是父女吧。母亲永远像温柔的海洋,给你源源不断的关怀,父亲则像一座山,默默注视你、支持你,天塌了,有他顶着;在外面累了,回来,有他给你撑着。真好。

走到出站口,我看见父亲裹着棉服。不知道父亲等了多久,总之,他耸着肩,手插在衣袋里,来回走动。我离父亲一两步远时,父亲看到了我,“父”字到嘴边了,我想开口喊他,父亲却直接牵起我的手,又一次,大手紧握住小手,“父”字忽而融化在心田里。父亲的温度一寸寸传递到我的身体,我下意识地将父亲手握得更紧,或许我是因为畏寒而渴求温暖,又或许我是因为感受到父女血脉,在渴求这久违的亲近。

总之,握住父亲的手,就是握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