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报》

2020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
暨产业转移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2020-12-05     浏览(104)     (0)

本报讯(记者 刘丝雨 孙晓溪 李思颖)1129日上午,2020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暨产业转移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经济学家汇聚一堂,为我国产业转移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建言献策。国内外相关学者、商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等共计26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黄鲁成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刘耀彬教授,广西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黎鹏教授,以及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我校副校长刘友金教授,我校商学院党委书记贺胜兵教授、戴魁早教授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校党委书记刘德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刘友金主持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由校党委委员仇怡和商学院院长潘爱民主持。

刘德顺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和我校经济学科发展,并指出,本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一次学术盛会,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及实现路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创新方向、绿色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合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理论,史丹分析我国当前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原因,指出我国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较大幅度提高,按照产业结构理论,制造业占比下降有其必然规律所在。针对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早熟问题,她解释并强调国家产业安全、中等收入陷阱、技术创新的载体决定产业结构成熟度。对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她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保障制造业稳定发展的思路解决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郭克莎解读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含义和范围、扩大新型基建投资的重要作用、推进新型基建投资要协调好的几个关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指出政府要有效推进和引导新基建投资,需要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

黄鲁成介绍了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深入探索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创新方向,并探讨了新发展阶段下风险驱动型、共享导向型、养老导向型的产业创新的背景、内涵、构成及发展对策建议。

刘耀彬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采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来研究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重大国家战略区提供政策借鉴。

黎鹏聚焦循环格局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出提升西南海路边疆地区开放发展水平的新契机与新策略。

刘友金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缘由,提出畅通内外循环的重点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面对国际逆全球化的局势我们怎么办?他指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潜力巨大,以RCEP签署为例得出我国应逆势“建群”破解“逆全球化”的结论。他强调,实现“建群”需要科学引导国际产业转移,他提出阻止高端的产业向发达经济体回流、有序引导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两条策略应对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贺胜兵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重点阐述如何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合作。

戴魁早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我校商学院承办、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协办,是关注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坛,对我校应用经济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