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雯) 12月7日,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于海先生应邀莅临我校为师生作了一场《我们的国歌——把国歌讲给你听》的专题报告会,受到热烈欢迎。
报告会现场设在长清校区报告厅。院长王力克、党委副书记孔祥华、党委委员苏茂兴,学校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全体辅导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在现场聆听报告,文东校区师生在大剧场、音乐厅通过视频直播方式收听收看。
报告会前,学校领导亲切会见了我校客座教授于海先生,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于海先生再次欣然受聘担任“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和“山东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在热烈掌声中,王力克代表学校向于海先生颁发了聘书。
于海先生依次从“关于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发展历程”“国歌是国家神圣的象征”“国歌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和“我们的国歌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5个部分,为大家阐述了国歌之美及其重要性。“我们的国歌有84个字,37个小节,标准时长是46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于海先生动情地说。围绕国歌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地位意义等,他结合多年的实践经历,以叙事的方式生动地展开讲述。通过音乐播放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旁征博引地讲述了中外国歌的历史和典故,并通过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阐明了国歌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国歌作为国家声音的标志、民族精神的体现、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公民爱国主义载体的重要意义。
孔祥华在主持时指出,于海先生以《我们的国歌》为题,用最朴素的语言、最艺术的表达、最真的情、最实的义,把国歌讲给我们听,为我们讲述了关于国歌最难得、最鲜活、最动听、最感人、最难以忘怀、最鼓舞人心的故事。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入耳入脑,真切启迪我们坚定政治方向、涵养思想品德、走好人生之路;这是一次深情的爱国主义教育,入心入魂,真切教育我们挚爱伟大的国家、党和人民,弘扬中华民族气节,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励志报效祖国;这是一场精彩的报告会,入言入行,真切引领我们升华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奉献的责任。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为我们的伟大祖国感到骄傲,为我们的雄壮国歌感到自豪。让我们永远胸怀祖国,把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灵魂,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使命,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用最勤劳、勇敢和创新的双手,把山东艺术学院建设好,为国家和山东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高唱着国歌,弘扬伟大国歌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此次报告会,也拉开了我校“艺·思大讲堂”——“乘着艺术的翅膀·绽放青春的光芒”系列活动的序幕。“艺·思大讲堂”是立足艺术院校特点,凝铸艺术专业特色,依托学校“六艺育人”体系,着力打造的又一项“艺术+思政”育人品牌。
新浪网、大众网、济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教育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对报告会进行了现场报道,并采访了于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