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而故乡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绿叶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泪滴。
好像离最初的时间有些远了,我仍旧保持着听音乐这个习惯。这个仿佛很古板的习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种慰藉。
听见窗外绵绵雨声,我放下手中的事,拉开那扇窗。清风夹杂着细雨,温柔拂过脸庞,穿过发丝,滴进我心里。窗外一片灯火阑珊,不时会传来车声,由远及近,由近到远。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像个流浪的孩子,孤独又渺小地活着。
音乐里正播着《乡愁》。窗台湿了,我的心,亦湿了。于是思绪也跟着风,飘向远方。“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虽然不如城里的孩子般过得好,却也有一番乐趣。记得放学后,我常常跟着奶奶一起去山溪放牛。那时候总是很好奇,好奇牛鼻子上为什么有一个环,为什么牛尾巴老是甩个不停。长大以后,好奇心也随着烦恼的增多渐渐被磨灭,于是不再整天围着长辈问东问西,很难再回到那个地方,也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年纪。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每当梨树又开了花,山间便是白茫茫的一片。雪梨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也是吃的最多的水果。奶奶说,这山间很少下雪,但这雪梨却特别甜。因为树根吸收的水分,便是这山上冬雪融化后的水。我离开那个地方后,也吃过不少的梨。虽然品种多,但是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味道,好想再吃一口,那甜甜的、脆脆的、冰冰的感觉。
“纷纷坠叶飘香砌”,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秋天。以前总是在天蒙蒙亮时,便踏上了上学的路,时闻几声鸡鸣犬吠。一个人走在铺满黄叶的路上,踩得落叶沙沙作响,深得一种“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情趣。
此时,窗外的雨越下越大,由一滴滴成一颗颗。它像是织布机,把天空织成一片网,亦柔亦刚;我的思绪也成了一片网,非花非雾。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不是我想要的温暖,故乡有。而故乡有的温暖,我都想要。想要它的每一寸肌肤都能抚摸着我,想要它的每一条流水都能滋润着我,想要每一缕炊烟都能温暖着我。于是想它,每时每刻,每日每夜。闲来无事时,我常在梦中与它说话。它给我讲着田间的故事,还问我怎么不回去看看它。我沉思,许久许久都难以回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青石板,油纸伞,一片景,一个人,一段事。它似我的亲人,常驻我的心中,亦似我的朋友,常伴我的心怀。如果能够,或许可以,我会回到那个伴我生命成长的地方,然后陪它一起慢慢变老。
故乡,无形的存在。它见或是不见我,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它念或是不念我,情就在这里,不来不去;它爱或是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雨终于停了,无声无息。于是我又开始理一段回忆,过下一段日子。等着根已经开始枯萎了,年轮也会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