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三航报》

把 党 旗 插 到 脱 贫 攻 坚 第 一 线

作者:■王佰文 胡紫莹    
2020-08-31     浏览(155)     (0)

公司扶贫干部将党旗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公司党委书记带领公司多措并举帮扶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文章描述了公司的脱贫攻坚计划,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和培养当地人才等方面,最终形成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关系。 摘要应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简明扼要。

导 读

  把党旗插到第一线, 让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带领全体员工在第一线“冲锋陷阵” 是重要的引导方式和工作方式。

为此, 公司党委宣传部策划了 “把党旗插到第一线” 系列宣传。本系列将围绕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 复工复产、 安全生产、 脱贫攻坚、 管理提升、 中层崛起等工作一线涌现出的鲜活案例进行宣传。本期为您推出 “把党旗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

  2020 年 5 月, 银川文化园项目定点扶贫工作启动交流会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身着红衣, 长发及肩的她,言谈中饱含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公司的感恩之情。

她就是已与公司并肩作战2年之久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朱明林村结对帮扶联系人——胡秀花。

时间推移到 2018 年, 一封感谢信, 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

“请允许我向中交三航局各位领导道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向我们怒江人提供帮助, 谢谢你们给我们提供机会!我们一定好好干, 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

感谢信的书写者就是胡秀花。时隔 2 年, 帮扶联系人已是致富带头人。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正是公司的坦诚和担当, 让渴望带着乡亲们走出家乡的胡秀花觉得跟着三航是跟对了。

现阶段, 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吃劲的时候, 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必须如期实现, 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三航人全力以赴、 瞄准靶心, 当好脱贫攻坚战的 “指战员” “指导员” “保障员” “战斗员” , 把党旗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着眼全局善谋划——统筹协调当好指战员

  “我们必须在最后的收官战中发挥三航优势, 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 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 勇挑重任。 ” 在2020年公司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上,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峰这样强调。

锚定2020年脱贫目标, 公司党委既不降低标准, 也不吊高胃口, 通过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明确各级扶贫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

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王世峰率调研组深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 公司党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印发了 《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的报告》 《中交三航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分工》 等文件, 研究制定了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 , 明确了2018-2020年行动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形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并有序地推进和落实。

截至 2020 年 5 月, 公司党委共召开扶贫专题会议 7 次, 公司领导到定点扶贫乡镇调研3次。

按照中交集团统一部署, 公司主要对口帮扶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喝子里甲乡。

怒江之贫, 贫在底子薄短板多; 怒江之困, 困在产业小动力弱。

过去几年, 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公司党委围绕 “两不愁、 三保障” 的总体目标, 在推进脱贫攻坚上做表率, 尽锐出战、 全力以赴, 切实帮助定点贫困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精准发力勇攻坚——深入一线当好指导员

  “坚定帮扶怒江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不动摇” , 精准扶贫任务书一下达, 集团党委即许下郑重承诺。

紧跟集团步伐,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 摘帽不摘帮扶、 摘帽不摘监管” , 公司党委将助力怒江州长效扶贫。

长效扶贫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当地产业持续发展, 形成长期利益纽带,激发贫困户们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助力怒江州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应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培育难度大的问题, 公司党委主要领导率调研组多次深入怒江州福

贡县扶贫一线调研。

2018年, 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王世峰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深入调研、 指导脱贫攻坚时表示, 公司将着力推动怒江州劳动力就业, 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在这里, 王世峰被一位傈僳族姑娘 “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 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的理想所打动, 向她发出了与公司共同开展劳务协作的邀约。

这位姑娘就是胡秀花。那一年, 胡秀花带着 9 名乡亲第一次走出了大山, 开始到公司的项目上务工。到今年, 她的施工队已经壮大到了40人, 胡秀花也买下了人生第一辆小汽车, 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明星, 带领乡亲们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2019年12月, 公司党委副书记傅瑞球一行到福贡县上帕镇和子甲里乡实地调研, 并出席公司职业技能培训班的开班仪式。

168名基层干部、 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参加中华蜂养殖、 特色产业 (茶叶) 种植等专题培训。扶贫先扶智, 公司以送教上门的形式, 践行着脱贫攻坚的初心和使命。

2020 年 5 月, 王世峰率公司综合办公室、 二公司党委、 宁波分公司党委主要领导等组成的调研组再次深入福贡县调研指导扶贫工作。

在得知胡秀花作为致富带头人带领当地产业工人依托公司平台脱贫致富的事迹后, 王世峰高兴地表示, 你们是公司党组织重点关注培养的劳务队伍, 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产业工人的教育培训,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带领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

多措并举勤作为——凝心聚力当好保障员

  2020 年的五一劳动节, 二公司工会组织采购并发放福贡羊肚菌等一批农产品。“采购贫困地区人民的劳动成果,作为对广大一线职工劳动节的慰问,既为消费扶贫贡献了力量, 也温暖了职工的心窝。 ” 湖南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周涛表示。

多年来, 公司党委坚持真扶贫、 扶真贫, 定点帮扶不走过场, 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拉动 “就业” “消费” , 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保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通过消费扶贫形成拉动效应, 2年来, 累计购买、 消费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超过50万元。

近期, 宁波分公司工会就积极开展助力扶贫攻坚 “爱心购” 活动, 采购定点扶贫地区的土鸡 500 多只共计 7万元, 让山区的美味走进职工的餐桌。

消费扶贫持续发力的同时, 就业扶贫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2018年和2019年, 三公司和厦门分公司先后吸纳了 93 名贫困地区富余劳务力, 到云南都香高速项目和华丽高速项目务工, 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实现脱贫增收。

为了确保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怒江州务工人员能得到妥善安置, 华丽高速项目部项目经理李龙喜和项目书记董安智组织提前召开安置准备会议,并走访了各家施工队伍, 对他们的衣食住行、 安全培训、 上岗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并落实责任到人。“公司给了我工作的机会, 还给我安排了师傅教会了我一门手艺。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 挣再多的钱, 总有花完的一天, 但是学一门手艺, 我能带走, 够我一辈子养家糊口了。 ”

在华丽高速项目部组织的怒江扶贫对象思想交流会上, 电焊学徒阿南大的讲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 更多的像阿南大这样的电焊工、 模板工、 混凝土工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公司紧紧抓住立项、 帮扶、 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 累计已投入帮扶资金约500万元。

扎根基层甘奉献——冲锋在前当好战斗员

  支部就是堡垒, 党员就是战士。2016 年, 公司就精心挑选了党员李常智到云南省福贡县进行驻点扶贫。

2017 年, 李常智和村干部们商议对腊吐底小学进行全面修缮改造。集团帮扶资金到位后, 许多村民们自发到学校工地帮忙, 短短 1 个多月的暑假, 学校就如期竣工。

2 名老师、 3 名志愿者、 82 名贫困山区的孩子从此告别了年久失修、 气味刺鼻的学习环境。孩子们穿着新校服、 新鞋子, 村民们也换上了傈僳族盛装聚集在球场载歌载舞, 这所山村小学正式更名为——中国交建腊吐底希望小学。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 关键在人, 要带领老乡们从 “要我脱贫” 的思想, 转变到“我要脱贫” 的道路上来。

近年来, 公司党委坚持扶贫与扶志、 扶智相结合, 在教育拔穷根, 扶智强技, 消灭思想上 “看不见的贫困” 。李常智多次奔走、 协调, 助力福贡县培育当地人才队伍, 打造一支 “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

集团一次性注资 300 万设立 “中国交建职业教育扶持基金” , 解决 “两后生” 因无力垫支生活费而被迫 “辍学” 回流的问题。

“我们计划持续帮扶 3000 名 ‘两后生’ , 实现就业一人, 脱贫一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李常智说。

同时, 公司党委组织了 9 名福贡县子里甲乡的乡镇干部到上海参加公司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青年干部培训班, 通过培训交流, 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

今年 5 月, 公司向子里甲乡捐赠爱心助学资金60万元, 为子里甲乡完小6个年级, 24个班级, 超过1000名在校学生提供入学保障。

4 年来,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李常智自觉当好公司帮扶福贡的桥梁纽带, 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脱贫攻坚放在心上、 抓在手上、 扛在肩上、 行在脚下。

2020 年, 公司定点帮扶的福贡县即将脱贫摘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为能亲身经历脱贫攻坚这场伟大事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 回顾 4 年的一线扶贫工作, 李常智如是说。

成绩已成过去, 奋斗永不停歇, 公司与福贡县等帮扶地区已经形成发展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关系。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王世峰强调, 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

扶贫路上, 最辛苦、 最劳累、 付出最多的就是扶贫干部, 他们往往是常年无休, 月光、 星光、 灯光, 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我们用真心收获真情、 用真情点燃希望、 用希望照亮未来, 在大家的努力下, 山里的生活就有了奔头,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 ” 公司扶贫干部李常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