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1910-2010)》首发式现场孙琳琳 摄
从1910 年的京 师大学堂中国文学 门,到如今的北京大 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文系走过了它的 风雨百年。在这一百 年中,她不仅成为全国中文学科规模最 大、门类最全者,更形成了独特的学术 气质,吸纳和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学 者。2010年新年伊始,一系列学术会议 率先揭开了百年系庆的帷幕,各项庆祝 活动陆续开展并持续全年,其中2010年 10月20日至27日为系庆活动周。丰富多 彩的活动既让在校师生共享百年华诞 的喜悦,纪念过去的辉煌,更是为了谱 写未来的乐章,让百年学术精神得以薪 火相传。
学术荟萃 众星风采严谨求实、潜心学术是北大中文系 的一贯精神,推动学术研究成为百年系 庆的重要内容。从今年1月起,中文系连 续举办林庚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中国 典籍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 诗学与诗史研讨会、中国语言学发展之 路研讨会、数字文献研究发展战略国际 研讨会、四川境内藏缅语国际学术研讨 会等多个学术研讨会。其间,美国语言 学家乔姆斯基等一批著名学者造访北 大中文系,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3月31日,中文系迎来第100个生日 那天,原系主任温儒敏作了题为《北大 中文系的一百年》的报告,回顾历史,缅 怀先贤,展现了中文系的独特魅力。
10月20-27日,中文系举办了系庆 活动周活动,召开了题为“中文教育的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学术研讨会。此 外,活动周之后将举行的研讨会还有当 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意义国际研讨会、比 较文学在中国的实践与理论创新论坛 等。届时哈佛大学王德威博士等著名学 者的到来将为百年中文增添浓重的一 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大中文系 1977级系友、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 波向中文系捐赠人民币200万元,支持 设立高端学术层次的“胡适人文讲座” 以及赞助百年中文的各项学术活动。 “胡适人文讲座”首场演讲由美国哈佛 大学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家 宇文所安教授( Stephen Owen)带来,这 场题为“快乐·拥有·命名:对北宋文化 史的反思”的精彩演讲在5月的北大引 起广泛的关注。
一系列高规格的讲座、研讨会给中 文系百年系庆活动带来了浓厚的学术 气氛,而这也正符合中文系注重学术的 一贯风格,彰显中文人“铁肩担道义,妙 手著文章”的精神魅力。
青春中文 新“中”有我中文系筹办了异彩纷呈的学生活 动,让每个中文人都能参与其中。在校 师生以极大的热情为百年系庆专门设 计了纪念版系衫,还举办征文比赛、“光 影流韵”摄影大赛、“漫笔生花”漫画大 赛等,用自己的镜头和纸笔记录下中文 系所在地静园五院的清雅风光以及在 中文系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形式多 样的宿舍文化节、体育对抗赛、系内辩 论赛等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中文大家庭 的温暖。
23日晚,百年华诞庆祝大会的当 晚,中文系的学生们为全校师生及校友 呈现了盛大的系庆文艺晚会。该晚会的 节目均从院系学生中征集而来,中文系 学生一丝不苟而又充满激情的演出不 仅呈现了中文系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也展现了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
系庆活动周期间,“众声喧哗的中 国文学———首届海峡两岸三地博士生 中文论坛”在北大举行,这是系列学术 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两岸三地 的博士生们畅所欲言,表现出很高的学 术素养,这也是系庆学术活动中唯一一 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研讨会。
学生们纷纷表示,无论在这里学 习、生活的时间是长是短,但关于中文 系的回忆、感悟都让自己更加深刻地了 解这里、热爱这里,也更能体会作为一 个中文人的光荣、梦想和责任。这些活 动主要由学生自己举办和参加,为百年 中文的厚重历史增添了灵动之气,带来 青春的活力,也让人看到这一古老学科 欣欣向荣的未来力量所在。
百年历史 书画描绘为鲁迅、钱玄同、胡适、王力等曾在 北大中文系任教而现已去世的名教授 编纂名家文库,出版《我们的五院》等6 种系庆图书以及修订中文系系友名录 等都是系庆活动的重要内容。系主任陈 平原为系庆系列图书题写了总序。这些 图书记录了中文百年的历史,纪念了为 中文学科建设 及民族国家事 业做出不朽贡 献的前辈,他们 的渊博学识和 精神魅力至今 仍鼓舞着后学。
10月19日, 系庆系列图书 的重头戏,由中 文系前系主任 温儒敏教授主 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 (1910-2010)》举行了首发式。“北大中 文系终于有一部自己的完整历史了”! 该书前半部分“史事述要”以专题的方 式叙说评述了92件史事,包括重要事 件、人物传略、代表性著述、教学的变革 等;后一部分“编年叙录”以年表方式记 载大事要事。全书配有300多幅照片,使 读者更直观地进入历史现场。谢冕教授 说,这是一本让中文系人读来感动的 书。
悠悠百年,巍巍中文,百年系庆的 系列活动增强了中文人的凝聚力,北大 中文学科必将在一个新的起点走向新 的辉煌。 (张玉瑶 朱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