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2日,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在上海完美收官。长三角文博会是国内外第一个以世界级大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文博会,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党委宣传部联合上海贸促会共同打造。千余家参会企业单位以创意和科技赋能,呈现出今日江南文化的一幅锦绣图卷。
据了解,长三角文博会今年展区面积达 5.4 万平方米,参展机构数量为1011家,同比增加13%,其中海外展商101家。文博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一场主旨论坛,12 场主题论坛,66 场发布活动,14 场专题经贸配对会以及大量的交流活动。
占地 3000 平方米的安徽展厅,突出展示文化、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人们可以在线下赏玩购买徽州久负盛名的笔墨纸砚,也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挥毫泼墨、练习书法。黄山的书画小镇也在文博会上初露风采。本届文博会我省参展面积大、参展企业多,突出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术成果运用,展示了文化和互联网融合的新业态,彰显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模式,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文房四宝、剪纸柳编、瓷器木雕等文化产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文化皖军”闪耀长三角文博会。
22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会上,来自我省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市康宁竹编工艺品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长市墨缘玻璃建材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获“金灯塔奖”。我省参展企业单位中还有118家获优秀展示奖,22 家获合作组织奖。据悉,安徽共组织136家企业单位参展本届长三角文博会,参展企业单位包括省属六大文化集团,以及安徽博物院和科大讯飞、安达创展、华米科技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单位。
泼墨画卷徐徐展开,船来船往自由穿行,一幅会动的古图卷美轮美奂……在本届文博会上,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一大亮点,文化和科技相互赋能、融合共生,众多文化+、科技+产品为大家打开了新世界。比如江苏省以数字技术打造《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在展厅中让“5G大运河”奔流不息。这幅虚拟画卷从时间、空间、人文、自然等多个维度描绘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不仅将草长莺飞、桨声帆影的江南美景搬到现场,更有诗书画印等艺术作品与之呼应交融,兼具科技感和文化底蕴。
除了文化赋能科技,科技也能赋能文化。腾讯科技选用江南建筑和江南风情为基调,加入国潮元素,以琴棋书画的江南“符号”,打造互动展区。最受欢迎的“画”互动区,只要现场拍摄一张个人照片,就能获得 4 张不同时代属于你的画卷。“你看这个许仙像不像我。”“没想到我在古代还是个美女。”很多观众热情打卡,甚至时常出现排队的情况。
今年的长三角文博会,虽然是在疫情下举办,但不论从参展规模、办展水平、社会影响都有了新的提升。前3天交易额达3.8亿元。明年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将走出上海,在长三角开枝散叶,它的规模会更大,除了上海的主会场,还会在江浙皖设立分会场。(综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