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明学院 - 《三明学院报》

作者:文化传播学院19汉本二班 白鑫宇    
2019-08-01    

林宋站在熟悉的窗前,回忆起父母和童年时光,感慨京戏的魅力。她打开窗户,欣赏街上的忙碌和唱戏人的演绎,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她喜欢听京戏,这扇窗打开的不仅是门户,更是她的心境。


林宋再一次迈上楼梯,来到了熟悉的窗前。

在西藏工作多年,每次想家的时候,这个小窗户都在梦里闪着光。父母年岁渐大,父亲早已不在沿街叫卖吃食,母亲手中的针线也歇了下来。母亲的手颇巧,打的一手好毛衣,自己离家时所穿的那件白色毛衣便是出自母亲之手。小时做作业时,母亲总喜欢在旁边陪着,便也总会坐在这窗边。她抬起手轻轻抚摸着窗框,她很少有这样的举动,更多的时候都是双手用力抓着窗户翘着脚。那是候她还太小,几乎和窗边一样高。想到这里,她就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呀,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日他才吐真言。原来是杨家将把姓名换,他思家乡像骨肉就不得团圆,我这里走上前来把礼见”熟悉的声音从窗户传进来,还伴着胡弦儿。“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好的老生了”,她感慨道。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弦二拉断腰。

她既感慨唱戏人的辛苦,日日早起磨唱功练身段,又敬佩其能在台上将千百年前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带到诸位看官眼前。林宋很喜欢听京戏。自家对面就住着一伙戏班子,从这个窗户正好可以望到对面的院子。戏班里无论是学徒还是正当红的角儿都是天不亮就要起来练功的,所以她总能有免费的戏听。这也让她养成了经年累月早期的习惯。除非天气是在冷,否则她很少关上这扇窗户。

日子久了,她也熟悉了许多曲目。她最喜欢的便是现在正从对面传来的这出《四郎探母》还有父亲也爱的《武家坡》。古镇里常年安静冷清。一出戏为这里注入了一股精气神儿。她用手扶着窗,把身体探出窗外,仔细观察者这条街上这些年的变化。她把目光随着声音移到了对面的院子,站来楼上从窗边望去还是旧时景象。对她而言,这扇窗打开的不仅是门户,而是他的心境。打开窗看着街上的人来来往往为了生计而忙碌。听着唱戏人淋漓尽致的在舞台演绎这人生百味。

酸甜苦辣或忧或喜,皆是经历。她在窗边站了许久。直到这出戏结束。许久没有听过戏了,但戏文里的每个字他却都还记得。其实不论过去多久,记忆深处,总会有一扇窗,窗边吹来微风和丝竹管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