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报》

辞旧迎新,六个汉字读懂我们的2020

2021-01-04     浏览(183)     (0)

这篇文章回顾了合肥四院在2020年的不平凡历程,包括党建活动、医改探索、精神卫生工作、人才培养和科普工作等方面。文章强调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不平凡的2020年终于过去了。

  这一年,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悲欣交集,感动与收获同在,难以尽述。
  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乘风破浪的合肥四院人,始终坚守为人民群众心身健康保驾护航的初心,用汗水浇灌希望,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岁末年初,回首过往,我们试着用六个汉字来记录这不平凡的一年。它们也许不够全面,从中却能窥见我们无私忘我的奉献,锲而不舍的坚持,勇于担当的斗志,以及放眼未来的信心!

  立党为公,健康为民。在无数个难以忘怀的时空定格里,总有一抹红色,让人过目不忘,那是百年薪火相传的底色。

  院党委在全院开展旨在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的“十个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十个一”重要内容之一——院机关支部牵头开展的“患者角色体验”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医院各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患者就医感受进一步改善。
  改造党员活动室,打造全新的党建活动阵地,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读书班、党日活动、精品党课……我们有思考,有领悟,有实践,党建活动有声有色。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扎实推进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强化整改落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力争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协调各方力量,凝聚发展共识。2020 年,我院农工、民革两个民主党派支部顺利完成换届改选。农工党支委宋晨霞撰写的建议获合肥市统战工作“金点子”入围奖,撰写的社情民意被农工党中央、安徽省政协采用。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神州大地。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疫情发生时院内有上千名住院患者和日均七八百名门诊患者、五百多名在职职工,以及数百家院内住户。严防疫情输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时刻,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院党委带领全院职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勇担使命,以科学、精准的防控方案,合力守护一方平安!以不畏艰险、无私付出的医者初心,全力护佑公众心理健康!
  以专业知识为武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也是战士。
  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专家走进社区、走进定点医院、走进隔离病房、走进媒体,向公众、向一线抗疫人员、向被感染的患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科学防护疫情的观念,传授情绪管理技巧,消除公众恐慌情绪,用专业的心理知识,为全民抗疫贡献合肥四院人的力量。

  疫情发生后,我院率先向社会公布了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24 小时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服务,受到国家、省、市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头条中英文全媒体大篇幅报道,国务院网站图文发布,展示了我们勇担使命的风采。


  一次次锐意进取,一次次探索实践,在深化医改的征途上,合肥四院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作为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我院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科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医院运营与内部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临床用药更趋合理,患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作为省、市精神卫生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我院始终致力于加强各医疗机构精神科之间学习交流,提升全省精神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培养精神科医师的综合能力;

  我们优化整合全省精神卫生医疗科研和服务资源,建立跨地域、多学科交叉的精神心理疾病防治转化医学协同研究网络,加强精神心理疾病干预与救治能力,加速适宜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我们发挥专科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我们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鼓励职工在职深造,博士、硕士人数增加到 98 人;
  我们与国内一流精神专科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科研创新屡结硕果;
  我们始终坚持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节能改造,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我们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财务 HRP系统(医院资源计划)建设成效显著,吸引省内十余家医院同行前来参观考察,普遍认为我们的HRP 系统可操作性强,亮点多多,值得借鉴;
  我们贯彻落实全市深化派驻机构改革部署会议精神,成立合肥市监察委员会驻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监察专员办公室,开创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改革永不停步,我们始终坚信滴水穿石,努力就有收获。向前的每一步,都汇聚成四院向上的步伐。

  作为全精神专科医院的领头雁,我们尽责担当,不辱使命。

  2020 年我们不但加入了很多“群”,还牵头组建了更多的“群”:
  挂牌我省第一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分中心;

  成为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

  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成为中华护理学会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

  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精神病医院分会换届,方辉书记当选新一届常委;

  安徽省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成立,我院成为首届主委单位,丁曜东院长任主任委员;

  安徽省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我院再次成为主委单位,护理部主任徐莲英担任主任委员;

  安徽省戒毒康复研究会成瘾与睡眠专业委员会成立,我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朱道民任主任委员;安徽省戒毒康复研究会精麻药品合理使用专业委员会成立,我院临床药学科副主任梁俊任主任委员;

  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融媒体学组成员;

  安徽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新成立睡眠障碍学组、精神分裂症学组和老年精神医学学组,睡眠障碍科主任朱道民、早期干预科主任熊祖伦、老年心理科副主任孔晓明分任三个学组的主任委员……

  每一个“群”的背后,彰显的不仅是我们的影响力,更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引领全省精神卫生事业共同发展,我们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我们不断改进完善,只为提供舒心的就医环境、便捷的就医体验。

  我们压缩行政办公区域,扩大了门诊就诊区域,着力改善诊疗环境,方便群众就医;

  我们实现了分时段精准预约和全程线上支付,互联网医院即将上线;

  医院官网升级改版,微信矩阵又添新成员,我们的服务公众的平台更加完善;

  我们着力打造儿童青少年特色诊区,优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量中心布局,还新开了儿童青少年专病门诊、护理门诊、药学门诊三个特色门诊,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这一年,我们的科普“六进”力促心理健康走进千家万户;

  这一年,我们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唯有艰难,方见勇毅。

  2020 年,我们逆风行走,信念坚定,信心不变!

  上级党委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心,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我们保持一往无前奋斗姿态的不竭动力源泉。
  在“太难了”的 2020 年,我们依然迎来一次次的高光时刻。
  连续六年荣登复旦排行榜,蝉联中国医院七大区域专科声誉榜华东区前五;

  在国家卫健委首次公布的全国 2398 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我院在全国 99 家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中排名第 9,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为 A;

  医院连续第三次在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这是对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的褒奖;

  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评为 2019-2020 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国字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精神专科医院;

  医院多部科普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

  2020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最难忘的当然还是每一个你,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你,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你。
  年会获奖、比赛获奖,主讲嘉宾,优秀论文、壁报展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省级抗疫先进个人、市级抗疫先进个人、抗疫先进集体、“江淮护理之星”……每一个奖项,都是四院人努力工作的明证。
  2020年,我们哭过,笑过,拼搏过,感动过。这六个年度汉字,远不能概括四院人一年的努力和成绩。
  不忘过往,砥砺奋进,牧星耕海,未来可期。告别 2020,拥抱 2021,立足“十四五”新起点,迎接党的百岁华诞,我们继续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