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械手臂组成的机器人团队协同操作, 对污染样本进行化验并生成报告; 通过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的信息分析让每个个体注意可能患上的疾病; AI人工智能帮助医生 “审视” 医学影像胶片并作出辅助诊断;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流行病……
这些充满科幻感的未来场景, 其实都已经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个新成立的学院的研究之中了, 甚至有些研究已经开始应用到医院的医疗一线。
11 月 23 日, 在位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核心区域的山一大主校区, 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委书记梁月告诉记者, 该学院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省医学科学院)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推动建立 “医学+X” 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新机制,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举措。学院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为数字山东建设和健康中国事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在国内医学类高等院校中也是第一家。
据悉, 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目前已开展三大方面的研究: 生物医学大数据 (聚焦多组学精准医学和应急医学) 、 智能医疗与检测机器人、 影像组学与智能诊疗。 “机器人阅片兼顾高速与准确, 哪怕有细微的病变也不会放过。 ”梁月告诉记者,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 能大幅提高诊断效率, 并且能在疾病预防、 流行病预测等方面, 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虽然还处于搭建学科基础、 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创始阶段, 但是当医学一旦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两个当前最 “时髦” 的概念相结合, 便让这个学院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在10月份举办的全国博士后医学与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和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 学校向来自海内外的2100余名青年才俊推介了我们学院, 很快就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和医疗机构的博士(后) 青年人才前来联系和签约, 明年将陆续到济南建立实验室。 ”
优秀的人才、 前沿的设备和技术,匹配的管理制度当然也不会是落后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 激励创新, 山一大在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建设上, 率先实行理事会监督指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创新性地采用PI制、 年薪制、 聘约化管理等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 “学院可以自主招揽人才, 对人才的年薪及团队的科研经费都能通过理事会决议实现自主决策。 ” 梁月告诉记者, 这些管理机制, 将极大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除了前面提到的提升山东的医疗水平之外, 作为学校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还有一个并不遥远的目标, 那就是带动山东相关医疗产业的发展。据悉, 该学院已经与华为、 浪潮、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建立了合作, 未来还将积极促成相关研究成果在山东进行转化, 带动更多山东的机构和企业。
“全力打造国内一流、 全省最大,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共享式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面向全球的学术创新高地, 搭建教研医、 产学研一体化、 全链条、 国际化的服务平台。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省医学科学院) 党委委员、 常务副书记韩金祥说出了对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目标和期待。 (来源 《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