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报》

王红美 王红美: : 凝聚爱的力量 凝聚爱的力量 托起生的希 托起生的希望 望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

2020-12-03     浏览(198)     (0)


尊重患者, 敬畏生命, 用心做事, 把每一个诊疗流程都做成精品。

—— “千医工匠奖” 获得者王红美王红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兼小儿血液科主任, 山东省医师协会小儿血液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 尤其擅长小儿血液、 肿瘤疾病诊治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近3年完成骨髓移植、 外周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治疗儿童造血衰竭、 免疫缺陷、 难治复发白血病等100余例, 成功率90%以上。荣获第一届 “山东省省直机关最美志愿者” 、 首届中国医师节 “山东省优秀医师” 称号, 并被省政府记个人二等功一次。在山东省首届 “敬佑生命、荣耀医者” 2019 公益活动 (山东) 中, 荣获 “人文情怀奖” 。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院庆表彰活动中, 荣获 “千医工匠奖” 。

在办公室的书橱里, 孩子们送的小礼物和她的荣誉证书摆放在一起。每一个小礼物背后, 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已是晚上9点, 王红美还在医院病房。护士站摆放着患者家属送来的月季花, 墙上装饰着充满童趣的粘贴画。孩子们从病房里跑出来打招呼, 楼道里一串孩童清脆笑声。

幸福是什么?就是刚刚那一刹那。从事儿科医学近30年, 王红美深爱着这份职业。每个孩子, 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 带给家庭无限的欢乐和未来美好的希望。 “我的职责就是竭尽所能, 让这份欢乐和美好延续下去。 ”

王红美, 毕业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师从国内著名的小儿血液肿瘤专家沈柏均教授, 长期致力于儿科血液病诊疗。2014年12月17日, 王红美受命组建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 开启了山东省小儿血液病治疗新篇章。

血液疾病是当今医学领域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对尚未成年的孩童来说, 儿童白血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血细胞异常、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王红美和她的同事, 犹如病痛海洋中一座明亮的灯塔, 指引康复的方向。

2015年7月, 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完成省内儿科首例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8年4月,在省内率先开展脐带血移植治疗小儿难治性血液病和免疫缺陷病, 开启了山东省内小儿血液疾病治疗的新里程; 截至2020年4月, 第一附属医院共完成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100余例, 实现了100%植入、 两年随访93%的患儿良好生存的喜人成绩, 相关指标在省内首屈一指。

2015 年7月15 日, 患极重型再生障碍贫血年仅2岁的小福泉走进了移植仓。这是王红美团队的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这例手术有着极大的风险, 孩子因贫血、 感染、 血尿及便血多次入院, 输血间隔时间越来越短。5月, 孩子并发急性肠套叠、 消化道出血、休克 (代偿期) 。孩子便血不止, 爸爸妈妈用一团卫生纸堵住孩子的肛门紧急入住科室病房。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科室不仅收治了这名患儿, 还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移植后一个月, 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孩子再也不用反复住院了!

出院那一天, 孩子妈妈搂着孩子对王红美说, “是您和医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孩子长大了, 也让他做医生来救助病人。 ” 小福泉每年过年都会给王红美发一段祝福的视频, 一年又一年, 视频里的小福泉和其他同龄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现在已经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医道者, 德仁也。德以润身, 仁以爱人。扶弱岂问亲疏, 救病不辨贫富。王红美说, 作为医生, 她不求鲜花、 不追荣誉, 虽然医疗事业充满艰辛, 但她却坚守着那份信念, 为患者撑起生命的晴空。在王红美的眼里,正是患儿和患儿家属们的信任与支持, 才成就了科室现在的成绩。医学战线上, 医生和病人在同一个战壕,始终并肩战斗。

2019年的2月13日早上, 30多名患儿家长聚集在一起, 递上了一封按满红手印的感谢信, 用他们淳朴的方式, 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谢意。

“这里的医生特别负责, 想尽各种办法来救治照顾孩子! ” 一名患者家属感动地说。很多家长, 想到自己孩子受到的关爱, 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为了表达对医生的谢意, 家长们集体为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互相信任,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王红美泪光闪动。2014年12月科室成立以来, 可谓筚路蓝缕, 白手起家。虽然王红美心有壮志,但一个新科室面临着不被社会认知的窘境。2015年全年, 仅完成2例手术, 2016年仅3例, 2017年8例。

起步阶段是艰辛的, 每一次认可, 都是前进的动力。王红美清晰地记得第一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患儿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 多方问诊无果到医院求助。孩子的家长也是医生, 经过详细沟通治疗方案后, 家长的一句话让王红美记忆犹新: “王主任,我相信你, 我们一起试一下吧。 ”

在当时, 脐带血移植在省内还是一项新兴治疗方案, 并没有多少参考案例。

“决不能辜负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 家属的一句话,让王红美全身心投入, 反复优化了治疗方案。如今2年过去, 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随访结果一切正常。孩子的爸爸妈妈把孩子做脐血移植术的那一天, 定为了孩子新的生日, 每一年都过来和救治他的医务人员一起过生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的发展也如同成长的孩子一样, 脱去稚嫩, 走向成熟。2018年, 移植手术猛增至35例, 2019年完成手术43例。全年开展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和质量均居省内同行首位。

在小儿血液科, 每一位医生护士胸牌上, 都有大小不同的贴纸。这是孩子们用稚嫩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喜爱与信任, “阿姨, 这是我给你的奖励哦, 你们棒棒的。 ” 纯净如水的声音如在耳边。

王红美说, 科室的发展, 要感谢医院领导的支持,感谢兄弟科室的帮助, 感谢病人家属的信任, 感谢我们移植团队的无私付出。

凝聚爱的力量, 托起生的希望。王红美说, 儿科血液病移植大有可为。

小儿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4-6/10万。化疗是目前小儿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但仍有部分患儿出现化疗后耐药和复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复发、 难治儿童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脐带血移植已成为小儿白血病移植新趋势, 在小儿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上, 脐带血移植的比例不断提高。一方面, 脐带血移植配型成功的机率要比骨髓配型高得多, 大部分都能在短时间配对成功, 减少了寻找的时间。另一方面, 一份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虽有限, 但儿童的体重较轻, 足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一旦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随后出现的排异反应也较轻, 患儿能得到比较高的生活质量。

王红美介绍, 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小儿免疫缺陷病的根本治疗方法, 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 或者反复住院抗感染效果不佳最终孩子夭折, 或者跑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求医身心俱疲。 “虽然我们开展的脐血移植治疗小儿免疫缺陷病仅4例, 但效果非常好, 全部成功,患儿回归正常生活。 ”

“我们的移植成功率总体良好, 复发较低, 目前随访数据和国内外同行的成果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

“看到孩子和家长在我们这里接受移植, 开开心心地回家, 这对我们是最大的安慰。 ” 王红美动情地说, “人都会老去, 生命都将终结。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生命还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不能止于起步的那一刻。 ”

(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