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日月开新元,峥嵘又一年。我们作别过往,在奋进中迎来了崭新的202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子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愿!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苦努力,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2020 年也是临沂大学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校师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务实奋进,成果丰硕。
这一年,我们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强有力。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把政治学习放在第一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三个模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在服务高层次人才上下功夫、在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我们着力打造良好政治生态,深入开展校内巡察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这一年,我们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坚持干字当先,实干为要,抓住三大重点,实施六大攻坚工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扎扎实实干出了一番新事业,一连串的大事、喜事构成了一张张精彩的名片,记录着临大人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的奋斗足迹!
这一年,我们始终勠力同心,抗击疫情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校上下众志成城,发扬抗疫精神,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实现了全面安全有序顺利复学。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第一线,党旗始终高高飘扬;我们的教师始终坚守岗位,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还积极投身科技抗疫,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我们的学生坚决服从大局、服从安排,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了临大学子青春激昂的风采!
这一年,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结出累累硕果。牢记革命老区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讲好沂蒙故事、传播沂蒙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挂牌成立了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获批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功举办了“三山一坡”革命精神研讨会。录取新生12640人,本科生突破9000人,硕士研究生 166 人;就业率达到 91.39%,考研率同比提升4.37个百分点,参军入伍人数翻了一番。“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对我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系列成果进行了重头报道。
这一年,我们坚持“双高双有”发展思路,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全校上下一盘棋,整合优势资源,集中打造重点,9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 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顺利通过山东省学位办审核。获批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 个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3 个专业完成专家现场考查。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实施专科专业割尾巴工程,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和提升。
这一年,我们牢固树立校地命运共同体理念,城校融合发展谱写新篇章。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成果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多项核心科研指标稳居省属高校前十。挂牌成立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与市直部门、各县区和地方龙头企业达成系列合作项目,服务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水乳交融、共生共荣”的校地关系更加密切。
这一年,我们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干部教师干事创业活力更加彰显。超常规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达到配比要求,与临沂市联合开展“才聚沂蒙”行动,让人才享受地方人才优惠激励政策,贯通中央绿地道路,理工实验实训楼加快建设,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我们让广大教师共享发展成果,启动了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和干部换届工作,一大批优秀年轻教师和干部脱颖而出,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广大干部教师获得感更强、心气更高、干劲更足。
来时路依旧,花香一径留。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争做“泰山挑山工”,大家都用汗水为梦想注入澎湃动力,用拼搏为临大增添新的光华。无论是奋战在科技抗疫战线上的张兴林、张淳、张远明三位年轻博士教授,还是荣获“山东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优秀个人”的李树军老师,抑或是“泰山好人”王伟科同学,以及用兼职所得助力西部学子回家过年的李金超等十位同学,都展示了今日临大人自强不息、智情迷人的风采。借此机会,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国家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1年也是临沂大学建校80周年,是学校加快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充分认识新机遇,抢抓新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寻找增长点、突破点,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实现新作为、建立新业绩、作出新贡献,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一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双高双有”思路,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创新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方法,启动院士引进工程,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强化研究生教育,争取实现硕士点全覆盖,努力培育建设博士点。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科研组织,争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突破,提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的一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努力培育时代新人。牢记革命老区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临大样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理论高地。有序推进专业瘦身计划,建设一批“四新”专业,增加校企合作、中外合作专业比重,强力推进专业认证,构建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努力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的一年,要坚持融入临沂、依靠临沂、服务临沂、贡献临沂,不断深化城校融合发展。创新推进城校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省市共建临沂大学,探索成立临沂大学教育集团,加快推进与临沂市共建临沂大学医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深化科教融合和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营造融合互动、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服务临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注入“临大动力”。
欣逢盛世,共襄盛典。2021年临沂大学将迎来 80 周年华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辉煌成就,谋划未来发展蓝图,激发知校爱校荣校兴校情怀,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加快推进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诚邀广大校友重返母校,畅叙情谊、共话发展;诚邀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共聚校园,广开交流合作渠道,携手开创临沂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追梦的临大美如画,如画的临大舞翩迁。遥望新征程,我们不为过往的荣耀而拘泥于书页深处,前行路上更多的是清越之声、黄钟大吕。我们将高举前进的旗帜,昂扬奋发的精神,开创崭新的局面,谋划多彩的未来!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在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征程中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致敬过往、期待未来!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学校蓬勃发展!祝愿大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