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奔跑的青春

———兰大跑团追梦记

2021-01-01     浏览(249)     (0)

原创·首发·独家

(上接3版)水,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坎坷多磨。队员们既是学生又是长跑运动员,兼顾着两重身份,平衡着天秤的两端,风雨无阻地艰苦训练,将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都悉数奉献,既有身体的疲累,更有精神上的自我角逐。

  队员江宁经常要出野外做科研考察,为了保持体力,同时不耽误科研队伍的进度,他常常清晨在崎岖的田间道路上跑十几二十公里。兰州的早晨,气温低于零度,寒风刺骨,“但咬咬牙,再辛苦也坚持下来了”。
  “当得知自己要参赛时,还是有些慌张的。”战队的女队员陶丹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突然被通知参加今年的高百比赛,“毕竟跑量100km左右,自己也有段时间没训练了,就只能临时抱佛脚。”备赛的那一个月,她坚持上班前在公园跑10至16千米,一周跑两次间歇。“如果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更努力一点”,这是她在坚持训练时一直鼓励自己的话。

  同时做两件事不容易,同时做好两件事更是困难。但马孔多战队的队员们一直在创造着不可能,他们既是“跑霸”,又有很多“学霸”。王亭亭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队长吴思睿今年获得数学建模国赛甘肃省一等奖,还顺利保研至中山大学天文专业。他们在赛场上狂奔,也在自己的学业上奋进。

齐心,胜利由我们共同创造

  “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是马孔多战队的队员们最常说的话。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是长跑接力,由队伍的10人每人跑10英里传递绶带接力,总距离100英里。比赛时马孔多战队分为两组同时出发,最终所有人的成绩加起来就是团队的总成绩。“没有人会在训练时偷懒,因为心里清楚这是集体的比赛,每个人的成绩都影响着最终的排名,谁都不愿意成为拖累团队的人。”张宗林说。

  每次下一个接力的队员得默默计算着前面队员的时间,要是慢了就得加快自己的速度,帮忙把战队总体的时间补回来。“所以我们训练时总会一起跑,彼此熟悉对方的体能和速度,能够更好的配合。”
  队员们之间培养默契,也从对方身上获取力量。平时队伍集体训练时的强度最大,跑到最后体力不济,队员们会大喊着激励人心的话语,互相鼓励、互相支撑。张宗林每次看到旁边和他一起气喘吁吁,累得不行了还要说声“兄弟加油”的队友时,就觉得不管怎样都能坚持下去了。
  大家训练完后,做肌肉拉伸,一个人趴着,另一个人用脚去踩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紧绷的肌肉酸痛难耐,被踩的队员往往疼的叫喊,此起彼伏的叫唤声使这场面显得心酸又搞笑,疼痛却又欢乐,笑笑闹闹,训练后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队长吴思睿说:“今年比赛之前我们真的做了很充足的准备,本以为万无一失,结果还是出了很多意外情况。”队里的实力战将朱咸龙在训练中过量运动,导致深层肌肉损伤,最终没法参赛;赛前一周正是兰州初雪,天气骤冷,有队员发烧了;比赛当天,坐车前往赛场的路上,队员李正芬晕车,可没有时间给她调节身体的不适,她只好坚持着昏昏沉沉地跑完全程……虽然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友好,但逆境催人爆发,“那时候我想着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训练,想着队友们,无论怎样都得胜利。”
  整个战队拧成一股绳,朝着丁督前教练出发前给他们定下的“保八争五夺三”的目标奋进,最终自我超越,获得了亚军,创西北地区高校战绩新高,打破了多年来东部高校对赛事前三名的垄断。
  “冬天操场上的风真的很冷,训练也真的很辛苦,但那些回忆却是温暖又珍贵的。”作为战队的队长,吴思睿在肩负着责任的同时,也更能体会到团队的力量。队员们在赛道上是战友,眼神坚毅,相互鼓劲,帮助战队一直向前挺进。从2018年初参赛夺得第八,成为高百战场上最大的黑马,再到2019年的第六名、2020年夺得亚军。在私下里是伙伴、更是家人,互相陪伴、共同支撑,战队和兰大成了他们第二个家。
  2020年高百接力赛的亚军奖杯才刚拿到手,马孔多战队就规划好了明年的训练重点,定下了夺冠的目标。在寒冷天气中,仍然炽热的是那颗自强不息的进取之心。张宗林说:“每次上场比赛前,我们都会时刻提醒自己兰大人的身份,想着是为母校争光添彩,就更有动力了。”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马孔多战队的队员们用青春书写华章,身体力行着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这是百年兰大的底蕴,也是属于兰大人的不竭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