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师大报》

关于体测的问卷调查

2020-12-30     浏览(250)     (0)


大学生体质测试(后简称“体测”)由来已久。体测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2014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具体细则为: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每学年进行一次体测评定,学生毕业时的体测成绩,由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相加。那么,我校的体测情况表现如何?根据我校大学生体育部提供的数据,2019年,我校体测优秀率0.26%,良好率12.75%,合格率87.3%,不合格率12.72%,总体来看体质表现良好,但优良率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为了解学生们对体测的想法感受,本报记者以问卷调查形式,在我校本科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平台上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66张(有效问卷66张)。回收得到大一学生样本17份,大二学生样本42份,大三学生样本5份,男女比例为3:8,基本符合本校男女比例。

对于体测成绩,48%的受访学生表示对体测结果并不满意,而超过50%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处于优良以上。但实际上,自觉自身身体素质良好却和体测成绩的优良率不太相符。

对于体测的难度,结果呈现两极分化:41%的受访学生认为体测超过身体承受能力,而同样有48%的受访学生持相反的意见。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无法在体测中取得好成绩和对体测较难的估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体测对于大学生为什么难?这可能和运动量的减少有关。64%的受访学生表示在初中时运动量最大,其次是高中、大学阶段。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具体的项目有关,超过38%的受访学生认为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最难,其次是跳远(27%)与坐位体前屈(21%),这反映了学生普遍对于力量锻炼的不足。为了准备体测,仅38%的学生有练习计划,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体测的重视程度仍较低。那么大学生的日常运动方式如何?55%的受访学生没有运动计划,运动随心情和个人安排而定,38%的学生偶尔运动,每日均有运动的学生仅占受访学生中的12%。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调查,因取样时间较短,分析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