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见过天上的烟火了。
在我老家河南,元旦这天放烟火,本是极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前几年省里说城区禁放烟花爆竹,怕污染空气。我想,好固然是好,平日里也没甚影响,但每到元旦那几天,心里总像少了样东西。
城郊不能放,可以回村中放,却苦于学业紧,每有回去的打算,最后只能作罢。以前放烟火的场景,却历历在目。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都要放烟火。几个发小相约来到空地,天上只有一弯孤月散发出晦暗的光,有时天阴,便连月亮都没有了,只剩一片浓黑的天。放烟火也有讲究,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点着后用手拿着,看它,“滋滋”地冒光,大多是橙色光,有时也能看到绿色、紫色;还有一种是插在地上的,引线一着我们就跑,单是远远地看着,“咻”的一声,浓黑的画布上先是一点亮,然后猛地散开,眼前便都是闪烁的颜色。这等美景,是色彩丰满的,令人动情的。小时候总觉得挺神奇,后来才知道这叫做“焰色反应”。
而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雪夜里放烟火。冬夜的雪是暗的精灵,轻得灵动、舞得迷人。白昼的雪太明朗、清澈,掩盖了烟火的光,而神秘的夜,影与光相得益彰,在茫茫黑夜里,无数光亮最能激起我们孩童的好奇心。
天上的烟火,我可能再难以看见,但人间烟火,我却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山东虽是河南的邻省,相隔不远,但我之前从未来过。《鲁颂》说:“泰山岩岩”,我是极为向往的,所以我来到了山理工。
初来校园,人生地不熟的,所幸有学长“带路”。入校首日,校门口熙熙攘攘,弄得我找不到北,但是我们孙学长一路上带着我,帮我背行李、找宿舍,让初到异地的我,感受到了第一缕“烟火”。
“多年舍友如兄弟”,我很赞同,虽然不到“多年”,但我们一屋6人已亲如兄弟了。也许是早上起来舍友接好的热水,也许是忙碌后回到宿舍看到的热腾腾的饭菜……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感温暖,这,也是“烟火”吧。
人间烟火气,最抚游人心。
好几年没见过天上的烟火了,但山理工的“烟火气”,温暖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