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典香 蔡柳 柏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通过25 篇访谈实录,讲述了 1983 年 12 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此书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议。
陈世国(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当前,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正处于关键时期,急需青年一代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引领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抓手;二是构建开放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平台;三是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挂念的群体之一,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锤炼意志品格,真正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
翁应芳(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党委组织员):从教七年来,我一直用正能量鼓舞着学生们前进,指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过程。同时,我也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相信他们大有可为,也一定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想用我的青春为民族的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焦伟(历史与政治学院 2019 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大学生朋友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为贵师大的一名研究生,我要把双脚踏在贵州大地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的理论逻辑并付诸实践,不断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融入到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去,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奋发有为追梦想。
陶永菊(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 级硕士研究生):读完《习书记傍晚与我们社会实践团座谈》后,我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要立志到基层中去,在基层中磨练自己。只有经过第一线的锻炼,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透彻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发挥所学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刘奕含(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 级硕士研究生):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牢记自己作出选择的初心,才能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获得长久的动力”“要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真理,做到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姚苇(传媒学院 2018 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记挂着我们,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该到社会上去实践锻炼,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实际行动实现青春梦想。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沈思玉(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 级学生):当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时,我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人是健康、聪明、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健(文学院 2020 级学生):习总书记说,“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时期。”作为大学生,要抓住这个宝贵时期打好基础。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期许,脚踏实地,增强本领,为将来能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