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报》
淡看春秋
作者:●樊超
作者表达了对秋天的伤感和惆怅,通过与朋友的交谈,认识到人生的盛衰荣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选择适应并接受规律,积蓄力量迎接下一个花季。作者也表示愿意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养精蓄锐,等待花季的到来。
这个城市的秋天来得很突然,明明昨天还是夏意浓浓,今日的一阵秋风、一场秋雨便转眼间将人送入了无尽的秋愁里,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当校园里的梧桐叶开始谱写秋的序曲时,这一旋转着的凋零的身影,便将空气中的气息渐渐浓烈,直到深入心扉。
秋是悲的,自古文人骚客遇到秋天都要感伤一番。我虽不是文人,却也未必能免俗。看见日渐光秃的树干,以及树下堆积的枯叶,耳边的蝉鸣渐渐退去,触景伤怀,心中淡淡的惆怅慢慢弥散开来,挥之不去。虽不能效仿黛玉葬花,可心中的夏盛的繁花早已落尽,徒留遗憾。一声叹息。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多少年来的瞬息万变似乎都在暗暗印证着人生的哲理。虽说心中也明白人生不过如这花季一样,要经历春的勃发、夏的繁盛、秋的凋谢以及冬的零落。但是在面对人生由盛到衰的大喜到大悲之间的突然转变时仍然市无所适从。我虽然参透了花的一生,却无法直面自己的人生。无法成为圣人。以至于在面对月的阴晴圆缺市都要激起心中的波澜起伏,世俗如此,人亦是如此。心中的希冀、期待一直在被满足,却又一直无法被满足。所以有时又希望,人若如花一般单纯该多好,开完了自己的花季之后就心满意足地默默退去,静看其它芬芳的争妍斗艳,可人终究不是花,也不如花般淡若。
前日与朋友闲谈时吐露了自己的颓废不堪,朋友笑道:“现在的一切都未尘埃落定,一时的盛衰说明不了一世的轮回 。鹿死谁手未定之前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打死那只鹿,而不是坐叹人生。”
此刻才了解其中的意味深长。正如花逃不过春夏秋冬一样,人也无法避免盛衰荣辱。于是花选择了择日而放,并且在绽放的季节里释放出一生的力量。而当冬天来临时,花顺从并适应了这一规律,默默地守候并积蓄力量,迎接下一个花季。同样,人叶要适应这个变化,及时不能将一切看得云淡风轻,但是做好心理准备,坦然接受一切才是生存之道,正如不可能四季都是夏季,人生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坦途。
于是,更加喜欢秋了。扫去了烦躁与不安,虽然未能心如止水地看待这季节的变更,心中难免为之伤感一番,可日渐明朗的万里晴空以及沁人心脾的凉风正在抚平遗落的枯叶,也渐渐明了,你风尘仆仆地赶来不是为了看我的落寞和泪流满面,而是为了绽放的那一刻的唯美。于是选择好好休养生息,来年开出更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