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报》
暑期充电正当时
——对我校大学生“第三学期”的扫猫
作者:储冬冬
文章介绍了大学生如何利用暑假时间充电学习,包括考证、参加培训班、专业实习和考研等。大学生们利用暑假时间提升自己,增加就业竞争力。
说起“第三学期”,可能有不少同学感到困惑:一年只有两个学期,这“第三学期”究竟是啥意思?笔者在此指的是在学校寒暑假期间,不少同学仍把它当作自身充电学习的极佳时间,争分夺秒,利用假期给自身寻找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暑假一晃就过去了,那么,我校大学生如何利用这个暑假为自己充电的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我校的几位同学。
考证为自己镀金暑假,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校不少同学的考证热情。“这个暑假我哪也没去,一直在家专心备考计算机国家二级VFP,经过这一个暑假的努力,对于本月十八号的考试我胸有成竹。”在和人文学院的秦同学聊起暑期生活时他如是说。
秦同学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方面的证书也多有要求,自己还有一年也要面临就业,为此利用这个暑假静下心来学习VFP实乃当务之急。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如上机操作“表单一章”就很让他头疼。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打电话与同学交流,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为此很有成就感。“暑假能够静下心来去学习,真是难得的体会和享受。”秦同学这样感慨暑期学习。相比秦同学的自学考证,我校的很多同学选择了报培训班充电的做法。如国贸专业的陈同学在合肥报了剑桥英语中级的培训班,李同学参加了本月司法考试的报了国家司法考试的一个培训班。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我校不少学生都在暑假参加了相关的培训,40人的班级,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参加了培训班。
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为自己 “镀金”,增加未来就业以及职场竞争时的砝码,成了不少同学暑期生活的首择。一位老师建议:在参加培训班时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过于盲目,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或者是弥补自己专业缺陷的,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专业实习收获多关注校园网快讯的同学会发现8月14日有这样一条快讯“校团委领导冒着高温慰问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讲的是在校团委组织下我校学生到合肥慧桥软件公司实习的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杨同学是此团队的队长。前天晚十点打电话给他时,他还在“一教”看书,原本以为他正在备战考研,后来发现不是。“我虽然没有考研的打算,但一直认为书本的学习很重要,这次实习经历更加强化了我的 这 种 观点。”杨同学这是有感而发。据笔者了解,在实习中,公司要求他们团队能设计像当当网一样的大型网络书店“E-book”。从书籍的归类、价格区位的汇总到订单功能、购物车的设计,这一切没有老师PPT上的演示和细心地讲解,而完全靠他们一点一滴的摸索。他们仿佛上了战场,不停地动手动脑,遇到问题时大家共同交流,及时沟通。巨大的压力催逼着他们迈过设计时的一道道坎儿,全没有了学校学习时的漫不经心得过且过。“刚开始的几天,我晚上睡觉满脑子的代码,过去一天哪敲过这么多代码!”杨同学感慨地说。付出总有回报,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这个团队几个人共用一台电风扇,虽辛苦但他们都感到很充实,似乎感到自己每天前进时的 “咚咚”脚步。
采访结束时,笔者问及实习中有哪些收获。他说:“一是勤动手,这样就会熟能生巧;二是善用脑,这样就会有创造力;三,愈发体会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时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专业的路上也不会走得远。”
对于我校学生暑假生活的安排,除了上述考证与实习外,有的同学选择了打工如在餐馆当服务员、进工厂做流水线的工人;还有的同学搞起了创业,如摆地摊、办家教中介;还有的同学做起了社会调查,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皖江城市带环保情况的调查》等。更值得一提的是,留守在学校考研的同学。他们为了考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从放假起就每天泡在自习室,早七晚八的学习。据了解虽然是暑假,我校的101教室也是一位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