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1977 年恢复高考,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但是,通过高考差额选拔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或结果不理想,这部分学生选择再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参加高考实现梦想,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高三复读生。
一、高三复读生的界定
我们通常说的复读,专指普通高考复读,是指“已经完成普通高中三年学业,参加过至少一次高考的毕业生,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回到高中就读,准备参加下一次高考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学生称之为复读生”。高三复读生中大抵有这三种:有的曾在高考时取得不错的成绩被大学录取,但对所录取大学不满意选择复读;有的过了国家录取分数线但未能被顺利录取;有的本身成绩较差或者高考时发挥失常而没有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
不论以上哪种类型学生选择复读都需要很大的勇气,通常会承担着比应届高考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很多高三复读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异常现象,主要症状表现为强迫症、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抑郁、偏执、敌对、焦虑等。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选择走上复读之路,多数是为自己及家人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双重驱动。从学生本人(或者家人)角度出发,认为通过复读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是一种自我价值和能力的实现极有力证明,同时也为将来步入社会寻找到一份优质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所在:社会许多单位在用人招聘时,具有强烈的重学历、重学位、轻能力、轻技能的倾向,非高校、非名校毕业生常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种现状从根本上激发了家长和学生不但要求有书读,而且要读好书的强烈愿望。家长学生都重视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产生高三复读现象。我们关注这个群体提出具体措施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有效地缓解所承受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三复读生压力来源的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研究高三复读生的压力来源及自我调节情况,我采用了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成本低的问卷调查法,自编自制网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回收率高且数据分析清晰明了。
(一)高三复读生的压力来源调查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遵义市的南白中学、播州区南山中学、凤冈县第一中学、凤冈县第二中学、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共 5 所高中在校高三复读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72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中设置的题目既有就读学校、性别、家住城镇或是农村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基本信息情况,也有关于调查对象是否感觉压力大、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平时如何调节压力及效果如何、对考上理想大学是否有信心等学习状态方面的问题。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复读生是自愿选择复读并且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并明显感觉到压力和认为补习班的压力大于应届班的压力。其中的少数调查对象,不排除被强迫选择复读的情况,他们往往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无多大压力可言。为避免这种无效复读情况的畸形发展,就应该在学生高考失败后,老师和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解决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理性分析个人实际,合理设定个人预期,懂得高考并非通向人生成功的唯一道路,认识复读的风险,慎重做出复读决定,切勿盲目复读。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轨迹都会有所不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步该如何走好才是最重要的。
(二)高三复读生的压力来源表现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可归纳出复读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第一,学生家庭方面。每个学生的父母和其他家人对孩子抱有殷切的期盼,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高考进入好的大学。有些家长可能直接给孩子施压,要求复读后高考必须达到什么成绩,这是一种显性的压力;有的家长会过度的关心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只要成绩有些下滑就跟着紧张、担忧,虽说不把话挂在嘴边,但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能隐约的感觉得到父母的担心,加之生活上照顾得精细入微,让孩子深深地觉得再考不好就实在愧对于自己的父母和家人,这是一种强烈的隐性压力。
第二,学生个人方面。高三复读生多为成年人,懂得思考一些关于人生发展方面的问题,也知道高考对于自已的重要性所在,因而很努力地学习,严格要求自我,顽强拼搏以期实现理想。还会存在极少数的学生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甚至可以说有些病态倾向,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实际上,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感觉到紧张、压力,而处于高考前的学习时期更会明显感觉压力增大及相应地紧张、焦虑、迷茫等情绪愈为强烈。
第三,就读学校方面。学校是为学生提供的统一接受教育的场所,学生能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有力约束和老师的管理以及督促下学习,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学习风气催人上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压力也比较大。在整个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浓厚,学校领导、管理层人员、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敲警钟催促自己前进,身边的同学或是包括应届生在内将要一同跨越高考“独木桥”的竞争对手都在努力,这些都提醒着每一位复读生绝不能懈怠。
第四,社会方面。人们对于高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识,似乎考取大学是衡量学生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尺。高三复读生已经在高考中失败了一次,受到社会中许多人们不合理认识的影响,也导致他们对自己形成一些非理性评价或者贴标签,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失败者,要求自己在复读高考中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动机性过强超过一定的度反而不利于目标的达成。适当的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如果承受的压力过大则会把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孩子压垮,也不可能更好地去应对新的高考。
在高考前期的学习备考中学生要面对的精神压力、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无法避免,调查中学生也表示克服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帮助下依靠学生自己进行调节来缓解压力。
三、高三复读生压力缓解的建议措施
高考,是一个人书写精彩人生不可躲避的重要关卡,是一个家庭蓬勃发展的宝贵机遇,也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优越制度,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人人皆关心和重视。高考如此之重要,压在每一个高三学子身上的成才责任重大,学生感到压力之大也不言而喻,而高三复读生又平添几重压力。为帮助学生应对高考升学形成的强大压力,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家庭角度
父母或其他家人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将紧张、担心、焦虑等表现出来,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及措辞,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尽可能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也不必过于精细化,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摄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休息即可。高三复读生的家长对孩子都会有所期待,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这份期待从而给孩子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学生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引导孩子时,都应注重所处的各方面环境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管理效果。
(二)从学生个人角度
学生应该正确看待高考并树立信心,而信心是否充足取决于实力是否强大,实力是在每一天的努力中积淀的,对于高考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心里负担或过于夸大高考成功与否对自己人生的决定性作用。如果选择复读就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承受其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新的高考结束后可能面对的结果,在整个备考过程中随时注意调整心态,把握自我期望值和自我效能感,避免高估自己傲慢而轻视考试和低估自己自卑又害怕考试。复读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源较多,如原来应届时的同学从大学传达回来的各种消息、高考政策中对填报院校的若干限制、外部可能存在的偏见等等。因此,学生自己要尽量克服受到这些多方面的干扰。
(三)从学校角度来说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老师,学校大环境给学生以紧迫感,而另一方面教师既要适度地施加压力,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减压,对个别压力调节困难的学生需进行单独针对性的开导。教师的关怀行为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教师多花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师生之间多沟通交流,一旦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主动进行家校沟通,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及情感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问题时才可能做到精准施策,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条件给学生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生涯规划培训,如聘请专业的老师开展讲座,购买网络平台为学生查询相关的问题提供服务等。
(四)从社会角度而言
高三复读生面对高考的压力调节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来营造一种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积极正面地看待高三复读现象,不戴“有色眼镜”评价高三复读生。社会应多给予高三复读生以关注和爱护,让这个特殊群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成长、拼搏,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
复读高三本是一条艰辛之路,在走上这条路之前需慎重考虑。若选择复读就注定你将面对和克服很多压力及困难。希望每一个可爱追梦人的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回报,争取了朝与夕,也能韶华不负!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