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初的翁森曾作,“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来,正是读书学习时,也正是读书人“进补”的最好时光。冬日里,一切都渐渐归于沉静,在飘满墨水的的书页中,在充满激情的字里行间,学习自然也别有了一番滋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冷冷的冬天里,学习给了我们精神力量和坚定的信仰。刚开始学习时,你会觉得些许困难,觉得这是一条无止尽的路。这就意味着,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查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当许多生动的活物安静的沉睡于泥土之下,一个酝酿已久的冬季又来到你身旁,悄无声息。虽冷风嗖嗖,但“身如稳岳,心静止水”的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只管坐拥学海掌灯夜读,一心奔赴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美好向往,冬日寒夜漫漫,你却迈着坚定的步伐,向阳而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习须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勤勉。冬日里踏雪寻梅,本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心境,不经一番彻苦,哪得梅花数点香。于学习,也是如此。想要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的,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以求。你要活得抬头挺胸,便需要更多的智慧,要常把干枯的头脑泡在书本的冷静之水里,即使冬意渐浓,但渴求知识的热情应日益高涨,因为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然后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冬日里学习,让人豁然开朗,变得轻松简单。冬日沉寂的时光里,文字在跳跃着行走,一半欢欣,一半伤感,能让一些东西沉睡,也必然唤醒一些东西,智慧、安静、澄澈。你要活得抬头挺胸,便需要更多的智慧,要常把干枯的头脑泡在书本的冷静之水里,即使冬意渐浓,但渴求知识的热情应日益高涨,在冬日沉静的氛围中,听着书页掀动的声音,嗅着由人类群体才智结晶成的生命芳香,不知不觉,心头的褶皱都被熨抚的平平展展,足以抵达荀子“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彰;声非加疾也,而闻着远”的境界。
女院的冬,倏忽而至。每个不曾言弃,骊歌而行的考研党,每个正在追梦路上的女院学子,都怀揣着那份希望与热情,在凛冽的冬季,于图书馆中,于镜心湖旁,于小广场上,于朝阳初升里,于晚霞降落中,与这个冬季期而遇。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