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 年 12 月 23 日,一堂以“大学与大地”为主题的“四史”教育公开课在南京农业大学校史馆开讲,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教育》 主编董维春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葛笑如教授联合授课,通过生动详实的校史史料与人物故事,结合馆藏实物与图片,在校史中串联起“四史”,为在场师生铺展开一幅大学与大地的历史长卷。
董维春以“南农三问”开篇,通过一位位留下深厚印记的校史人物,带领学生穿越百年历史,回顾了学校从单科性农学院、多科性农业大学到研究型大学,再到踏上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发展脉络; 用一段段生动的校史故事,带学生梳理高等农业教育史、洞察农业科学发展史、体悟人类社会大历史。
葛笑如教授从校史教育引申至四史学习, 为学生缕析四史学习的逻辑线索与重要意义。 她勉励在场青年学生要从校史和四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学校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四史’教育应该有‘校’。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倪峰表示,策划和组织这样的公开课,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南农校史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等资源在存史、资政和育人中的作用,推动四史教育“进场馆”“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据了解, 本次公开课由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在公开课开讲前,学校原校友馆更名为校史馆,校党委副书记王春春、副校长董维春共同为新更名的校史馆揭牌,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
(宣传部 许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