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工程学院报》

小桥流水人家

2020-12-25     浏览(231)     (0)

老式阁楼,朝南开着小小的窗。冬日的阳光从窗口漏过,停留在低矮的木桌上,煮一壶清茶,在阳光透进处倾倒,透明的茶水透明的杯子,在木桌上倒映出彩虹似的光辉。

从窗口向外观望:小桥、流水、人家。抿一口清茶,心中隐隐有所触动。无需胭脂水粉、艳彩流光。这素面朝天的小镇比起那灯红酒绿的城市,不就是一方被遗忘的净土吗?思绪万千,闭上双眸,遐想……

朝阳还未升起,小镇就热闹起来了。满耳皆是小贩的吆喝叫卖声。随着人流,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出了小巷,来到一小桥,顺着由石板铺成的台阶,来到桥顶,放眼望去,鱼儿似醒,不时探出头来,风儿吹过,颇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感。远处升起淡淡炊烟,近处已有妇女在浣洗衣衫。枕河人家,打开窗来,女人们对镜梳妆,男人们已外出工作,孩子们还睡眼惺忪着。朝阳这个懒懒的孩子,也终于走向天空的怀抱。

小镇醒了,小镇里的人也醒了。

在三里长的古街中,闲庭信步。一个老奶奶,坐在门槛,倚在门前,手里打着毛线,一缕阳光照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阳光似精灵般的在迢迢岁月里留下的痕迹上跳舞。一只肥肥的老猫伏在老人家的脚背上,舒适的打着盹。伸出手来轻抚着它,只敢轻轻地,怕搅了它的好梦。不料,就算我这般小心,却也是把猫咪闹醒了。老人家见此,也不恼,口里念着:“猫儿乖。”猫咪似嗔怪地看了我一眼,在老人家的安抚下,便又懒懒地睡去。老人家看着这一人一猫,会心一笑。我问道:“猫儿叫什么名字啊?”老人家说:“就叫猫儿。”交谈一番后,我便起身离开,未走远,听见老人家轻轻吟唱起的歌谣:“古巷同门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门前走,窗在门前荡”歌声悠扬,像暖流般缓缓流入心田。

小镇的人是平和安静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定是如此。

太阳已沉沉睡去,月亮就盈盈地来了,带者她轻柔的月光,带着她满天的繁星。

小镇的夜晚倒映在盛着万家灯火的小河里。走在巷道深深、庭院深深中,不知是何人点了蜡烛,点亮了巷道庭院,点暖了游子的心。在深深的巷道中寻找错落有致的庭院。潺潺的溪水伴随着风,细细密密的飘荡出一串动人的音符。坐在傍河的青石板上,掬起一泓清水,灯光停在上面,恰似掬起一缕光芒。离开了河边,慢慢走出巷口,一缕香袭入鼻官,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这醉人的梅香中,小镇的人醉了,小镇也醉了。没有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繁华,没有匆匆而过的身影,有的就是那莫名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