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张双楼矿

探索新模式 提效促安全

2020-12-16     浏览(101)     (0)

本报讯(通讯员 李亮) “以往夜班上到凌晨 4 点多的时候最容易犯困,这个时间段最难熬。现在工区实行‘三六制’生产模式,取消了夜班,夜里咱也能够睡个好觉了。”自 12 月 1 日起,徐矿集团张双楼矿在综采一区探索推行新的生产模式,深受职工欢迎。

由于煤矿生产工作的特殊性,从事一线工作的职工以往按照“三八”制生产方式,即职工要在井下工作 8 小时,十分辛苦。为进一步减轻煤矿产业工人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生产,该矿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规范煤矿劳动用工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规范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时间,并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在综采一区试行“三六”工作制,缩短单班井下作业时间,取消夜班生产。“我们对三个班次的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安排,早班早晨 6点召开班前会,7:30 前人员必须全部进入工作面作业现场,下午 13:30 收工。每班工作 6 小时,以此类推。夜班不采煤,安排3名人员看头看面,主要进行文明环境整治、标准化创建等工作。”该矿负责人介绍,

“三六制”生产模式将职工上下班赶路、班前会等时间充分考虑在内,将早、中、晚三个班次的时间安排得更加紧凑合理,确保每班职工工作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工区推行‘三六制’生产以来,每个班工作时间较以往减少2 个小时,职工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调整,确保了第二天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精神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工区区长鹿丙振介绍说,即使3班作业时间减少了,但工区的工程质量没有下降,原煤生产平稳进行,真正做到了安全高效生产。

“这关键得益于企业大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目前工区负责生产的 9201 工作面实现了‘自动控制+远程干预’的智能化开采,生产集约高效,达到了减人提效的目标。”

为了让“三六制”生产模式落实落地、惠及职工,该矿要求相关部门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工序变革、检修维护等方面加强协调管理,现场跟班写实,根据生产上的新变化、新要求,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据悉,该矿明年将逐步在采煤单位推行“三六”工作制,在掘进单位探索实行“三七”工作制,整体缩短单班井下作业时间,让职工作息规律回归自然,切实提高职工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