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山东师大报社学生记者团已有两年了,回首两年来在学生记者团的日子,我的心中唯有感激与热爱。
与校报记者团的初识源于大一时每周四为学院取校报的一份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迈入文化楼,我小心翼翼地敲开报社编辑室大门,强装出一副很大方的样子,其实心里紧张得很,双手也在不自觉地抖动。不成想,进入报社后,打过招呼说明来意,正在报社值班的两位记者团师哥师姐柔和地笑了笑,一边引导我签字,一边找出文学院的那份报纸交给了我,完全没有想象中的不苟言笑或冷漠严肃。室内很安静,签字时仍能清楚地听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我紧张的心情就在这种安静中慢慢平复下来。后来,我也成了校报记者团的一员,也开始坐在那间小小的值班室里值班。坐在桌旁,看着窗外高大的树木,听着时有时无的鸟鸣,看一本书,听一首歌,思绪伴着时光缓缓溜走,不管外面是阴晴雨雪,报社总有一种独特的氛围能让我平静下来。
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写作能力的历练与提高。除了参加经验交流会,学习写作经验、进行练笔外,跟着师哥师姐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采写是提升写作能力最快的方法。在运动会现场体会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在校庆晚会舞台下见证幕后工作者们的默默付出与精益求精,在新生报到现场记录一张张欢欣的笑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记者团小伙伴们奔波的脚步不停,我也伴着这脚步声慢慢成长起来。采访、写作、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当看到从自己笔尖流淌出的文字变为报纸上的铅字时,哪怕只有短短的几行,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欢喜雀跃,所有的劳累也都会烟消云散。
当然,成长的过程也不乏困顿。当我开始尝试独立完成一份稿件时,写不出满意的文章、投稿未中的苦闷也时常出现。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关于社团的采写。脑海中的思路与笔下的文字仿佛是两条平行线,心理预期与呈现效果反差巨大,挣扎许久,最后不了了之。失望迷茫之余,我更是愧疚自己辜负了那些被采访同学们的期待和帮忙改稿师姐的努力。几经反思之后,意识到自身能力不足,我决定暂时搁置那些还不能驾驭的写作计划,脚踏实地地打磨每一份稿件,我相信我终究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常听人说,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起来。与校报记者团相遇,与那么多优秀的人相遇,让我看到了一种更好、更充实的生活的状态,也坚定了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的信念。愿我们都能保持热情与热爱,沐浴着阳光,向阳生长,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