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秋冬情书

作者:赵鲁宁    
2020-12-23     浏览(114)     (0)




  落叶平日里美得漫不经心,无人注意,可是倘若细心观察,每一条脉络都值得人遐想———要历经多少光阴的故事,多少烈日骄阳长风秋霜,才能在一处邂逅,写就一封秋冬对世界的情书?
  北地也正是秋冬之交,校园处处铺满金黄。远远望去,地面色泽澄澈,纯粹得像一片湖,瓦蓝的天空盛着盛开的云朵,遥相呼应,地平线恍若海与海的交界处。路上落叶纷飞,人踩上去发出清脆而有韵律的响声;雨天,叶片上盈着水雾,可以想象那触感多么柔软湿凉。每当西风吹过,总有人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观望,满树黄叶纷扬,沙沙作响。
  无论身处他乡,还是回到故乡,落叶一如既往地点缀着秋天。我们从有记忆伊始,便始终习惯于在秋风乍起时目睹树叶簌簌而落,又在春风十里时期待新叶如约到来。落叶无情,人却有情,因而所观之物皆着色彩。假如叶子永不凋零,世界失去春秋,似乎就无从证明时间的更替,而这份仪式感,似乎也就没了意义。
  每片叶都是一个轮回。嫩绿是春日试探着抽出的枝芽,浓绿是夏日于无尽日光中的沉醉,秋日终于完成使命,重归自然,储存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等待又一年春暖花开时再回大地。
  人人叹惋人间留不住,譬如朱颜辞镜花辞树。然而那又有什么紧要呢?叶会新绿,花会重开,春天会再来,人会死去,可新生命也在不断到来。
  又想起纪德在《人间食粮》中说过的那段话,“只有今天的快乐让位,明天的快乐才有可能;只有前浪退却,波浪才能呈现曲线美;而每朵花必须凋谢才能结果,若果子不落下来死掉,就不能保证再次开花结果,因此,就连春天也偎靠在冬天的门槛上。”———大概,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