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报》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哦!这个医学生们爱的英语老师
当朱九扬老师得知自己获得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个称号的时候,显得十分意外。因为对于一所医科大学而言,相对于“重达三斤半”的外科学、诊断学等专业课,外语并不是一门大学科。
然而很多学生都对他印象深刻,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朱老师完全不同于高中严肃的英语教学课堂感到惊喜:“朱老师超级棒,为人负责认真,和蔼可亲,和同学们相处没有什么架子,我们都特别喜欢他。”
我们到朱老师的办公室的时候,因为近期外语部在整理资料,所以地上堆放着很多东西,有些无处下脚。朱老师忙搬来椅子,递上矿泉水,招呼大家坐下。平时除了固定教学任务,朱老师的日常行政工作也十分忙碌。在记者采访朱老师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不断地有其他老师来询问或是处理一些急事儿。朱老师每一次都站起来向记者致歉,像一个大男孩一样显得很不好意思。
当问及俘获众多学生“芳心”的秘诀,朱老师说,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真诚。想了解学生们的心灵,就必须要真诚对待他们。就像 《冬之旅》 里所说:“没有一条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朱老师回忆,第一届带药学院的学生的时候,他对一位学生有过在他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届学生大学毕业时,朱老师在下班的路上途经毕业生留言墙,惊喜地看到那位学生的留言:我这大学四年最喜欢的老师,是朱老师,一个英语老师。朴实平淡的话语却如此
温暖动人。说到这里,朱老师的嘴角都不禁微微上扬。在朱老师眼中微不足道的举动,却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和动力,也让朱老师感受到教师这一份平凡的职业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16 级的海妮萨依姆?图尔荪同学今年已经大四了,朱老师早就不教她了,但提起朱老师的时候仍然非常兴奋。她说:“大一的时候朱老师教过我,特别温柔,知识面特别广。朱老师上课特别有意思,除了课本上的内容,还喜欢给学生讲其他国家的人文历史、奇闻轶事,然后带动大家相互交流。”
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小学“老师带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老师的最大本领,怎样让一节原本枯燥乏味的外语课变得生动有趣,成了朱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朱老师说:“大学生应该跳出中小学语言学习的固定的模式,以习得知识为目标。语言是知识和思想文化的载体,我们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们体会到背后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思想、生活、人物、风俗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对语言学习的强烈渴望。”
朱老师的课堂总是能让人感觉到空气中涌动着思维碰撞的火花,他总能怀着一腔热诚走进教室,带着有趣的灵魂,走上讲台,让学生们放松心情,收获知识。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朱老师细心观察学生之间的交谈,寻找学生们热爱的议题,融入到“医学故事、医学人物、医学历史”等英语话题当中去,在学生学习困乏之时插入进来,既可以用浩
如烟海的信息量不断吸引快要放飞的思想,战胜无聊与瞌睡,又让学生们沉浸于广阔的知识海洋,不断拓宽思维。朱老师强调:“语言学习除了应付各种考试,更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将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朱老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学生们随处都可以获得知识,那么课堂的特别之处,大概就是仪式感。当所有人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奋斗时,自尊心就会驱散懒惰因子,学生们就开始相互监督,齐头并进。朱老师告诉记者,上课的时候,他会尽量保证和每一个同学都有目光的交流,不停的目光交流,这是一节课最不能缺少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小的动作,能够感知到学生的上课状态,感受到这堂课的氛围到底如何。这样能够及时了解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然后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眼神的交流,也能让学生们感到自己被监督着,被关注着,这就是课堂的仪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朱九扬老师秉持着自己“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精益求精、不忘初心”的教学理念,用一支简单的粉笔、一块黑板,用亲切温柔的目光、包罗万象的知识,在三尺讲台尽情挥洒,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重。? ? ? ? ? ??(徐锦立、潘雨璐、徐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