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特开设“学习贯彻进行时”专栏,刊发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学习心得或理论阐释文章。本期特刊发机电学院教授郝秀清的学习心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 “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世界各国为抢占创新制高点展开了激烈角逐,并随着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竞争愈演愈烈。
先进制造技术承载着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率收敛的重大期待,承担着重塑国家制造系统竞争力的重大责任。在新一轮科技创新热潮中,高校是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为国家培养制造强国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既承载着接续奋斗、载梦前行的使命,也肩负着开源活水、立德树人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接力跑中,高校青年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认清使命、强化创新、勇担重任、拼搏奋斗。
一、落实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
高校青年教师不仅要自己具备强烈的家国情怀,更要传递家国情怀,要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让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学校王适存教授、陶宝琪院士、张幼桢教授等老一辈南航人航空报国的动人情怀为事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爱国主义精神、纯粹的研究动机和杰出的科学贡献与领导才能,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触动,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坚定的志向投入到学习中。
二、树立学习理念,提升创新能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育人模式
此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必须追求细节。比如一些关键零件的制造必须通过极长时间的手工打磨,甚至需要数月数年的时间。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需要贯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和科创活动过程中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永不服输。“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只有培育出大批具备创新精神的高技能青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制造强国的伟大事业。
四、开阔国际视野,彰显中国智慧
助力制造强国,你我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