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报》

【理论专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作者:计算机学院苏维    
2020-12-01     浏览(59)     (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全校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支部集中学习、宣传宣讲阐释等,掀起全校学习热潮。

——编者按

 

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感

2019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众议院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面对菲科“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有什么想法?”的提问时,他回答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何为有我?何为无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讲的是以主观的角度看待事物,无我之境”则是以客观的角度看问题,这与我们党奉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不谋而合。

“有我”是一种舍我其谁、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境界。“有我”才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举,“有我”才有“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自信风华,“有我”才有“八百壮士守国魂”的英雄气概,“有我”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无我”是一种更高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老子云:圣人常无心,以天下人心为心由此可见圣人无心,心系天下。庄子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够顺应客观,从而忘掉自己,修养达到不测之境的人无意于求功,而有道德学问的圣人则无意于求名。《岳阳楼记》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贤者先忧于人后乐于人,这就是“无我”的最高境界。

共产党员的“无我”体现在哪里?2020年的1月23日武汉市对外宣布封城,全市公交地铁客运轮船机场火车站全部停运,九省通衢的武汉频繁登上各国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一夜之间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了全世界的焦点。然而这时有一群身影,他们风雨兼程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武汉,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鲁迅先生曾讲“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时隔今日,这中国的脊梁正是这群共产党员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或是为民请命、或是为民谋利、或是为国而战他们始终坚守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四重境它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达到“无我”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许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体现,是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的毕生追求。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始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