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审计大学 - 《南京审计大学报》

校长刘旺洪面向全校师生开讲《民法典》大讲堂

2020-06-30     浏览(64)     (0)

本报讯 6月15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民法典》大讲堂正式开讲。我校校长、法学教授刘旺洪以 《民法典的基本精神与时代价值》为专题作第一讲。讲座由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艳丽主持,近500名师生参听。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了让师生深入学习《民法典》,熟读这部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我校近期举办《民法典》大讲堂,组织法学专家、教授、专业教师组成宣讲团,对《民法典》进行全面解读。《民法典》大讲堂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委员会、校团委和法学院共同主办,通过南审直播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宣讲民法典,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刘旺洪校长围绕“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民法典的基本精神”“民法典的时代价值”等方面,作了一场深入浅出、全面系统、精彩生动的授课。

刘旺洪在讲座中指出,《民法典》的出台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民法典》的出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刘旺洪说,《民法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贯彻并彰显了法治精神、民族精神、民生精神、时代精神和世界精神。

刘旺洪表示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有法可依”,要求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民法典》全面总结了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社会共建共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讲座中,刘旺洪对全校师生提出殷切希望,他希望大家可以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法治精神,贯彻习总书记的要求,全面、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法典》,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