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按照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复课工作安排, 截止5月31日, 满足返校条件的全体学生已经回到阔别五个月的邮校园,开始了2020春季学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
学校各部门按照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的要求, 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 确保师生健康和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连日来, 学校开学复课工作井然有序。
学校积极开展好 “返校复学第一课” 。 各学院以专业、 年级、 班级、 党 (团) 支部、 学生寝室、 社团组织等为单位, 充分依托 “学习强国” 平台、 腾讯会议、 微信群、 Q Q 群等互联网平台,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返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 感恩责任教育、 规则教育和生命教育, 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 ,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 做好科学防护、 积极支持防疫, 为开学复课工作的平稳推进打好坚实基础。
研究生于5月19日开始线下上课,为了满足防疫的需求, 研究生院对上课教室进行了调整, 全部安排到人数容纳量多的教室上课, 学生间隔而坐, 复课教学秩序良好。
为确保2020年上半年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在学位论文质量不减、 授位标准不降、 过程环节不变的前提下, 教学管理部门、 各学院、 辅导员、 指导老师协同配合, 加强对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查非、 查重、 送审等工作, 后期的学位论文答辩将采用现场答辩和网络视频答辩方式, 为毕业学生的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学校强化对师生的健康监测,做好学生健康档案数据,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做好返校后师生的疫情防控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增加对师生防疫物资的保障。积极关切师生心理健康,及时排模返校师生的心理状况,建立以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热线为依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帮助指导师生化解心理问题。按照开学后疫情处置方案,积极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不断丰富后勤服务保障供给,设立校内临时生活物资超市,保障生活必需商品和物资供应有序、 价格稳定。采取错峰用餐、 取餐后分散用餐等方式,餐厅用餐桌椅设立隔板等防护设施, 保持用餐人员间隔距离。 加强校园环境消毒杀菌, 提高消杀频次, 并建立消毒记录, 做好全校水电气能源安全保障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 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严格门卫安全查验制度、 车辆和来访人员登记准入制度。 返校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 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 学生进出必须实名认证并检测体温。
虽然错过了邮苑春季的灿烂樱花, 但赶上了郁郁葱葱的初夏。同学们回到了阔别近五个月的校园, 校园里熟悉的人和物都让大家倍感温馨。
“没什么变化呀! ” 传媒学院大二学生江佳楠一回到学校便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回校前有些担心, 但现在发现学习生活都还是很方便。 宿舍楼下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 我们随时都可以做好体温检测。图书馆最近也开放了, 方便大家进去自习。虽然学校现在实行封闭式管理, 但校内开了新世纪超市,我们可以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小零食。 我觉得学校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个人健康方面都做了很好的保障, 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很温馨。”
“进入大学不久, 就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 。 回想起寒假的特殊经历, 自动化学院大一学生杨晨分享到: “寒假期间, 抗疫前线
战士们的英勇奋战让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也很想为社会做些什么, 于是我参加了在家乡当地的哨卡执勤、 排查登记、 科普防疫知识等基础防疫志愿工作。 我看到大家都夜以继日的拼搏与奋斗, 才真正理解了' 哪有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的真正含义。我想, 作为共青团员, 志愿服务社会,为社会尽力所能及的贡献,是一种义务, 也是一种责任。回到学校以后, 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好好学习。”
光电学院传感器件与微系统创新团队研二学生谢金池一回校就开始了忙碌的学校生活。“由于学习和科研任务比较重,所以我在接到学校的通知后就按时返校。假期中,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也会定期举行视频会议,开展学习交流,所以在返校之后,科研项目进度并没有受到影响。回到学校,我们就在实验室继续学习。现在实验室都配备了各种防护物资,并且定期会进行消毒,进入实验室也必须佩戴口罩。对我们而言,一切就是照旧进行。 ”
在返校的同学中,还有一批怀着特殊情感的人群,那就是大四毕业生。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的毕业季和往年似乎有了些许的不同。通信学院I T精英班大四学生陈伟龙,目前已经成功签约了华为。他表示,今年突发疫情,就业形势比前几年都要严峻,但是学校给予了很多帮助,例如在线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辅导面试技巧,让他很轻松地通过了华为的招聘。“回到学校之后,我也面临着毕业论文答辩,我的指导老师在线上线下都非常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所以,就算是在疫情期间,我们也感受到了最美的毕业季。 ”
“疫” 去夏至, 万物可期。随着我校学生如期返校, 校园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机。(记者 敖永春 陈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