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考研,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屡创新高。校园里,清晨尚未开放的图书馆外排着长长的队伍,三春湖畔传来朗朗书声,梦厅自习室常常座无虚席。图书馆外一个个小马扎,成堆码放的考研资料……都是他们奋斗的痕迹。“打铁还得自身硬,各凭本事,做好自己。”面对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生科院2017级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的谭迎庆显得并不那么紧张。相比于其他备考的人,谭迎庆的脸上更多几分淡定从容。她的考研目标院校是西南大学,目标专业仍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我有专门的考研时间安排表,每天基本按照计划进行。”谭迎庆的时间安排表制作得比较简约,背景是西南大学的校徽和西南大学“继往开来,含弘光大”的校训。在考研这条路上,谭迎庆有过感动,也有些许遗憾。父母永远是她最忠实的支持者,在犹豫是否考研时,父母都鼓励她考研深造,提升自我竞争力。考研前期由于没有规划好时间,她也曾感到疲倦和自我怀疑。但她觉得,就算再低落,再不开心,回到家和父母待两天心情就愉快了。父母不会给谭迎庆压力,只会给予她理解与爱。在这段不同以往的日子,朋友也会经常发消息打电话鼓励她。
备战考研的过程给谭迎庆最深的感触就是:做一件事就得踏踏实实的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注意劳逸结合。她表示未来还想读博或者做一名生物老师。对于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她建议“一旦决定了考什么学校,就认准目标往前冲,如果在确定目标方面犹豫不决,就会浪费时间。”对于生科院同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谭迎庆想说,“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好好学习专业课知识,多进实验室实操。除此之外,也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看书,多泡图书馆。”考研的艰辛不言而喻,人不是机器,不可能片刻不停歇的看书、复习。她在疲倦、复习状态不佳的时候,会休息一个下午,听听歌,或者出去逛逛街、吃吃零食。采访时,谭迎庆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勾画得密密麻麻的考研资料,她笑起来的样子,自信、温暖,充满希望。
来自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陈思余同学告诉记者,她在综合考虑了自身能力和今后就业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报考我校的学科数学专业。“在确定目标之后,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本校历年学科数学的信息,比如参考书目、招生人数以及报考人数情况等。”她还联系了一些考上研究生的学姐学长,向他们咨询有关专业课复习时间规划等一些经验。多渠道了解考研信息,选择性接受别人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考研复习计划。谈及考研感受,她说:
“在备考这段时间,看着时间慢慢从一百多天到现在只剩二十多天,我感触最深的是考研是一件考验毅力的事。无论结果如何,这种经历也是一种收获。”她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里,身边有些同学慢慢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也不断有人放弃考研转向就业。看到大家对于未来的规划都变得清晰,而自己还在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埋头努力的时候也动摇过,会去想自己这样坚持下去会不会一无所获?但是看到其他考研同学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背书,吃饭走路都在看书,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在这样的对比参照过程中慢慢克服了惰性,促使自己一步一步去完成任务。在她看来,只要坚持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文学院2017级的汉语言专业(师范)的鲁航来说,考研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疫情影响之下准备考研精神压力比以往更大。鲁航告诉我们,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差不多到晚上11点才结束一天的学习。他的考研目标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科语文。为了这个目标,鲁航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一直坚持。他表示,因为知道这个学校比较难考,所以准备得比较早,而且它的考研参考书目范围很广,需要一本一本突破,一本一本复习钻研。
对很多人而言,考研是一场“只有甘于寂寞,才能不寂寞的道路。”谈及自己在考研道路上最大的感触,鲁航以孤独回应我们。每天都在孤军奋战地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敌人。
“我怀着一种必胜而又必败的心情去跟它死磕到底。一战不行二战,二战不行三战!”在考研复习期间,他每天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任务,每天都在努力接近着自己的目标。“锦上添花无人记,雪中送炭情谊真。”鲁航告诉我们,在这段奋斗历程中他的感动更多来自于家人与朋友的鼓励,图书馆做清洁的阿姨与食堂打饭的叔叔阿姨给予的鼓励也让他心中充满暖意,犹如阳光一般照进了鲁航的心中。他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勇敢追梦。
来自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应用心理学的温中平希望自己能够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在备考前期,他感受最深的就是迷茫,“因为要先有一个目标,于是我对很多学校进行了对比,然后再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院校。而在选择目标阶段最容易感到迷茫,因为不知道哪个学校更适合自己。还有,到九月份的时候,考研大纲一出来我才发现四川师范大学的题目换成统考了,那时候感觉自己之前做的所有准备、所有付出,全部付诸东流。”在考研方面,温中平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专业课也很重要。在准备考研之前,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务必多去学习,多去思考,最好多去跟准备报考的专业打交道。因为真正到了考研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忽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但如果平时功课做足了,关键时刻就不会手忙脚乱。
考研之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做好自己,坚持自己所爱,保持炙热,坚持下去,或许前路未必光明坦荡,但一定充满无限可能。考研不仅仅考查的是知识水平如何,也是对自身意志力的一次考验。不管结果如何,备战考研的经历是一次收获,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成长。(记者:孙宝翔毛佳吴益娴实习记者:余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