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审计大学 - 《南京审计大学报》

南京审计大学以“理论大讲堂”推动理论武装

2019-10-30     浏览(51)     (0)

本报讯 “理论大讲堂”是南京审计大学党委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举措之一。南京审计大学党委自今年开始,通过开设“理论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党史、党情、国情、省情、校情,开展系列理论和文化讲座,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理论大讲堂”是今年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开展 “理论大讲堂”,进一步以知促行、以讲促学、以学促工,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统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思想基础和理论保障。

10月29日上午,南京审计大学在中和楼 412报告厅举行第三场 “理论大讲堂”专场报告。光明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李亚彬作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话语与话语权》报告,校党委书记晏维龙、校长刘旺洪等全体在校领导出席,全体处级干部参会。

李亚彬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特别重视理论和理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话语与话语权的两个前提。李亚彬以话语理论对两次飞跃过程中的思想斗争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发生根本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决定着自身的命运。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说好中国话,反对“洋教条”,处理好实际工作、理论研究、宣传的关系,并改革文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