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视频“山财大帅气的法语外教”火了,“东北花裤子”火了,“藏族男孩丁真”火了。有人每天精心打扮期待偶遇帅气的法语外教;有人从网上购买花裤子加入“潮流”大军;有人熬夜刷视频,欣赏丁真天然质朴的笑容。可以说,短视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中的很多人。
短视频应当今自媒体创作的繁盛势头而生,由于其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网络社交需要,逐渐成为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新宠”。如今,很多大学生的手机里都会有诸如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APP。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视频软件,如何把握好度、正确使用,值得我们思考。
短视频内容之广泛,从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到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笔者不反对大学生通过短视频来了解社会新闻热点、拓宽知识面,但绝不能将其作为获取外界信息、获得新知的主要方式。在当前流量占主导,热点占主流的网络世界中,各种低俗恶搞的段子视频乘势而起,混杂在优质视频中,对这些视频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以分辨和抵制。同时,不要被短视频所标榜的“用时短”的标签所迷惑。我们很多人在开始刷视频时,都会觉得“不就是看一两个视频嘛,也就几分钟,不会浪费时间”,事实上却根本抵挡不了诱惑,看完一个又一个,最终停下来时,已经过了一两个小时。如果问自己,“这么长时间记住什么、学到什么了”,相信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刷视频根本无法带给我们充实的满足感,留下的只有放下手机后的空虚和迷茫。
显而易见,浏览短视频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实际上,这种浪费不仅体现在“刷”的过程中,还体现在作品创作上。创作短视频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只是随便拍拍那么简单,制作一个“热门”短视频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笔者周围一位经常制作抖音视频的同学对此深有感触:“我的每一个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都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多数都是熬夜完成的。拍视频让我感觉每天都很累,尤其看到自己精心制作的视频没有得到期待的点击量时,内心是极度失望和后悔的,觉得浪费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收获。虽然现在课程不多,但我还是感觉拍完视频后,第二天上课总会精力不足,昏昏欲睡。”青年人有想法、喜欢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展示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而短视频的出现,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视频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利用短视频创作优秀作品、展现才华,以此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关注,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名和博取关注度而在视频制作上耗费大量时间,以致荒废学业,那是非常得不偿失的,那些诸如“某高校知名网红连挂三科”“某高校网红夜晚直播,白天上课睡觉”之类的反面例子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
短视频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拓展知识面,锻炼个人能力,带给我们快乐;反之,如果对视频内容不加选择,对使用时间不加约束,颠倒学习和制作视频的主次关系,一味沉迷其中,则势必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不但影响个人学业,更严重的还会损害身心健康。身处快餐化的短视频时代,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理智与清醒,严格自律,取舍有度,用好短视频这把“双刃剑”,切莫被它扰乱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