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大学 - 《成都大学报》

学校集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

2020-11-30     浏览(98)     (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委要求,学校党委制定了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在全校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

1124日至30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校党委书记刘强率队前往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实地走访调研学院工作。在工作座谈会上,学院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院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与追赶院校的对标对表情况和差距,解读了学院“十四五规划”草案的战略目标、关键指标、发展思路等重点、特色工作,并结合学院目前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列出“困难问题清单”,提出学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应对建议方案。

刘强肯定了各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学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党建工作,抓好班子建设。学院要加强党委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基层党委的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统筹协调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发展,细化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目标,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发展水平。二是对标对表统一认识,做好“十四五”规划。学校要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各学院必须统一认识,要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41”建设目标,抓好“十四五”的机遇,做好“后大运”时代成都大学如何发展的深入思考。要有学校、学院发展的历史观,长远谋划学校、学院的发展,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目标,规划2035年愿景,为实现目标愿景努力奋斗。三是夯实发展基础,抓好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发展以学院为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师资为支撑。要对接成都“5+5+1”产业细分领域及龙泉产业发展,抓好学科专业建设,摸清学院的能级和位势,提升服务地方能力。要带好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实现现有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课程与思政交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1110日,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率队来到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暨“三联”工作师生座谈会,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畅聊学校建设和学院发展。

王清远谈到,学校要坚持党的领导,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建设党员活动阵地,积极策划党员活动,加强党员活动宣传力度,使每一个党员教师都能树立正确的政治坚守,起到引领、示范、教导的作用。他强调,教师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做好课程研究,密切联系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帮助。希望教师多为学生联系实践平台,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硕士学科点申报工作要准备充分,为成大学子提供更好的学科设施和发展平台。王清远非常关心成大学子的未来发展。在深入了解新生入学的班级建设和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情况后,他强调学校要培育建设性、创新性人才,重视质量,讲求实效。要坚持产出导向,找准专业定位,对接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在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交流中,他先后列举历代伟大工程师们对中国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引导学子。

1116日至23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波先后到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体育学院和社区建设办公室调研。苏波强调了本次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的背景和意义。在党委组织部,他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工作要求,要提高格局和站位,不断提升眼界和境界;要讲方法、提效率,做愚公、积跬步、用杠杆、促发展;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干部任期(聘期)满调整、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确保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在党委宣传部,他指出,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要通过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各种渠道和载体宣传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学思悟透,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全会部署上来。在体育学院和社区建设办公室,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1118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唐谦毅在201会议室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并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牢记使命的战略远见和历史担当。一是要不断做好人才工作,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数量,努力完成学科建设指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二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把握高校特点,发挥政治优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创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氛围。三是职能部门要落实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做好人才工作。四是人才工作要以尊重关心服务来做好凝聚力。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研究生处、社科处、科技处、信息网络中心、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参加活动。

1110日至26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晓琳先后到法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和党委学生工作部调研并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法学院,彭晓琳针对学院党建工作提出要求,学院应紧跟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围绕十四五规划,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于基础法学发展的规律,突破传统束缚,引领学院走开放式、差异化发展道路,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学院。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在海外教育学院,她观摩和指导海外教育学院教学质量月示范公开课,召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生座谈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党委学生工作部,召开2021年学生宿舍搬迁与调整研讨会,并提出具体要求。

1116日至26日,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华先后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资产经营公司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并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杨玉华深入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五中全会的召开情况、《建议》的起草过程、基本结构、十三五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面宣讲。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他对学院和部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要以推动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做好“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新发展。希望各单位以更有效的措施、更向上的风貌,科学谋划,齐心向前,形成推动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强大合力。资产经营公司、国资处、档案馆、保卫处、离退休处、天府文化研究院和期刊中心负责人先后发言。

1116日至27日,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小军先后到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和基建处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并召开三联工作师生座谈会。王小军指出,学业上要鼓励学生们多创作、多思考,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树立正确的创作方向,将自己融入到大时代去创作。班级要树立良好的班风。日常工作要做到三个“为零”,三个“高水平”,三个“更多”。三个“为零”即班级安全问题为零、班级违纪问题为零、班级挂科情况为零。三个“高水平”即学生专业水平高、学生创作水平高、学生科研意识高。三个“更多”则是学院考研学子更多、学院入党学子更多、学院获奖学子更多。他强调,要继续加强“双带头人”在业务、党务的双带头作用,强化支部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学院思政建设和专业建设共同提升。青年教师要把个人成长成才规划与学院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做到在实现个人提升的同时推动学院向前发展,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能够强的人师。

1116日至23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娅先后到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医院、财务处、后勤处、基础医学院、食品和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刘娅介绍“大学习大调研 大走访活动的大背景和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学校学院十四五规划和实际发展情况,向大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校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策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在继续教育学院,她表示,继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争一流、创百强的宏伟蓝图中,学院要结合自身情况,加快谋划十四五规划,构建属于自己的发展蓝图。在后勤处组织的学生座谈会上,她表示,意见中对后勤工作既有肯定,也有批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学们要为国学习,磨练意志,顺势而为,乘势而为,积极规划自己的学业,抓住成大和成都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