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霜降的结束,秋天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点,随之而来的时序便是立冬。不错的,立冬,像是一首序言,缓缓地谱写开了专属于冬天的格调。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是的,立冬也是伴着一种诗意的气息开始的。古时的人们对事物总寄托着美好的想象,而在此节气中,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也换了脾性,已经开始能结成冰,厚德载物的土地开始上冻,三候当中“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鸟禽,“蜃”为大蛤。进入了立冬,鸟雀南迁,因此并不多见,然而在湖畔或者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幻化成大蛤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曾这样解释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冬天的来临,也表示万物即将收藏,提醒人们要规避寒冷。
进入了立冬,一切也宛若脱胎换骨了一般,变得清静,变得安恬。之前秋凋的感触也随着立冬的开始,一点点变淡,一点点地沉下去、静下去。此时,捧书闲读,或者泼墨文字,或者静思伴饮茶,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带着一颗简单的心,走进青石街,漫步古巷弄,感知一草一木的呼吸,聆听大自然的心跳。草儿还在结着种子,风轻轻地摇着它的叶子,叶儿上已悄悄爬上了一层浅浅的霜花……初冬呀初冬,像是一首首明朗朗的小诗,把人们心海里最明媚的样子描摹了出来,不骄不躁、安稳妥帖。
冬天也是美的,不单单是在文化的多彩上,也体现在美食的差异上。南方的甘蔗,北方的水饺、芦花鱼、赤根菜……各种属于冬天的美味,在这个季节也成了一道道活招牌,热热闹闹地勾引着人们的味蕾。人们的脸庞泛着灿烂,嘴角挂着微笑,心里也停留着一个个有暖阳相伴的日子,暖暖地、久久地熨帖着温热的心灵。
物候进入了冬天,也预示着一年即将走到头,但冬天并不仅仅代表的是结束,更代表着一种开始。生命还在涌动,走过的痕迹已去,来年的希冀仍然在不远处闪闪发亮,此时此刻的我们也要向着心中期待的模样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