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二局好故事

0.3毫米的预制误差

2020-11-23    


■文/康军(电力)

“已经控制在3毫米了,这个比起3 号机组已经控制得非常到位了。工期又这么紧张,再进一步可能很难,和设计沟通一下吧。”

中建电力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钢结构队技术负责人杜恒芳带着班组成员一直在对反应堆翻转埋件的预制精度进行改进。

连续做了多次试验后,焊工班长李运森提出手工电弧+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两种工艺结合,终于将4 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翻转埋件的预制精度控制在了3毫米。

“3毫米确实是巨大的突破了,但还不满足设计的要求。”技术负责人杜恒芳仍然不死心。

就这样,大家围坐在一起,10几次尝试后,最终确定了一种新的工装,但结构控制部分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为了“一举攻克”这个难题,确保万无一失,常华军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重新制作,在此前讨论的基础上新增加了4处调节限位措施。

几个成员看着新工装,表情略显凝重,又充分期待,常华军在大家的注视下,开始进行预制。“结果出来了!”常华军喊道!

“怎么样?”杜衡芳着急的跑过去问到。“翻转埋件的预制误差最小的0.3毫米,最大的是1毫米!”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激动地跳了起来,从3毫米到0.3毫米,几个月来,心里面憋着的这股劲终于能够释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