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孟宪岭是民航局航安办的一名老同志了,他也是此次监察员入门通识培训 B 班的学员兼班长。面对自己即将到来的角色转变,他对此次课程的评价很高。他说:
“来自中飞院和民航其他各领域的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让我对民航整个行业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也对监察员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一入门就把安全这根弦绷紧,收获很大。”
实训加理论的课程设置
培养世界一流监察员队伍
数据显示,2019 年民航监管系统新进公务员,有民航业背景的人员仅占 21%,79%的人员来自法律、医学、会计等非民航专业。而即便是来自飞行、机务等民航相关领域的公务员,也缺乏对民航业的系统性认知。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监察员,对民航业全面认知十分必要。
记者了解到,此次监察员入门通识培训课程,理论课约占 39%,实训课约占61%。学员们从理论学习到模拟训练,再到真实运行环境的感知,即便是从未接触过民航业的新人,也能短时间建立起对民航系统的认知。而且,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大学毕业生,有民航飞行员,有的学员20岁出头,有的学员已经在民航工作了20 年。大家在一个班一个小组学习,每天一起讨论问题,取长补短,许多学员反馈成长很快。这样一来,通过培训搭建起的交流平台,又成为了未来持续学习的舞台。
赵聆君是民航重庆监管局今年刚招入的新人。毕业于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她,入职前是彻头彻尾的民航业“门外汉”,对民航的认知只限于自己的乘机体验。6周时间里,她去了成都航空AOC (运行控制中心)实地观摩,看到了机场隔离区内各个生产运行单位如何开展工作,甚至完成了模拟机和真飞机的驾驶训练。她告诉记者:
“如果不是通过这样的培训,很多民航的专业术语我都听不懂,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去摸索,在合格的监察员这条道路上势必会成长很慢。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我全面认识了民航,收获非常大。”
可以这样说,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依托中飞院先进、完备的培训设备设施以及优质的师资力量,通过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实训课程、案例分析以及现场观摩等教学安排,为学员们日后走上民航监察员岗位压实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培育了基于民航法治法规的思维与实践方式,构建了系统的行业理论知识体系,营造了监察员群体沟通交流的专业性平台。
课程检验学员,学员也检验着课程。在第一期民航监察员入门通识班结业典礼上,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仁刚对学员们说,希望他们将入门培训作为走上监察工作的第一步,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将自身一线工作经验与培训后的定期评估反馈机制相结合,共同参与到民航监察员学院培训体系、课程的完善中,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民航监察行业与队伍建设的责任,履行好民航监察员的“执法者”使命,共同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