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让一流的监察员队伍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

——记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第一期入门通识培训

作者:□郝蒙 杨德贵    
2020-11-15     浏览(173)     (0)

民航的发展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乘坐飞机出行,享受高效、快捷、舒适旅程的同时,也改变着看世界的方式。如今的民航远不止一座机场、一架飞机、一条航线、一家航空公司那么简单,航班安全运行是机场、航空公司、空管、油料、安全监管等单位通力合作的结果。在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如何真正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呢?在这个课题下,有一支队伍肩负重责,他们就是民航监察员。

11月2 日,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第一期入门通识班结业了。9月10 日,来自民航公务员系统的 75 名学员参加了本期入门通识班的培训。他们在为期6周、共计 266学时的学习中,通过实训带理论、重点突出实训的课程,对宏观政策、行业组织与管理知识、民航专业基础知识、法治能力等4个课程模块的80门课程进行了系统性学习,收获颇丰。

制度化 规范化

提升行业监管能力

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成立,满足了时代需求。为更好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民航安全底线,民航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监察员资质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国民航监察员行政执法能力考评暂行办法》,对民航监察员资质能力建设、培训体系等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包括对监察员进行分类分级、全面加强实训等。

在民航局领导高度重视和中飞院的努力下,9月10日,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民航局局长冯正霖为学院授牌。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成立,是中国民航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是中国民航监察员培训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监察员资质能力建设,是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加强民航“三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飞院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党委书记罗亚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始终坚持将‘加压、减负、撑腰、充电’作为提升监管能力的总指南,努力为广大监察员补短板、强弱项,夯实监管工作基础。希望学员们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培训,努力成为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执法人员,在行业管理中树立权威,以精湛的业务、严谨的作风捍卫职业尊严,强化职业荣誉感。”

优良师资队伍和实训设备开设一流的监察员课程

把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设在中飞院,得益于学院优良的师资队伍和先进全面的实训设备。学院成立之初,冯正霖就强调,民航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中飞院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的专门的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为目标,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学习借鉴世界主要民航强国监察员队伍建设经验,对标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践行“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以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保证,有效推动世界一流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建设;以一流的课程体系作为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基础支撑;在民航局全力支持、提供所需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充分依托中飞院,互为补充,建设具备一流硬件设施的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

唐卫贞是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教学实训部负责人,也是任课老师之一。他告诉记者:

“缺乏专业系统培训的监察员,在执法工作中缺少‘底气’,而以往传统的以老带新的监察员养成方式,又存在监察员成长周期长、行业运行压力大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在设计课程和选派师资上花了不少功夫。除了调集整个中飞院的优质教师为大家授课外,他们还从行业中聘请了各专业的资深监察员授课,使整个培训既有理论深度又与一线工作紧密结合。台枫是航科院的一名专家,曾经在国际民航组织工作 11 年,此次培训关于国际民航组织的内容,就由他来为学员授课。

有了这样的培训制度,每一名即将走上监察员岗位的同志,都必须花6 周的时间,参加监察员入门通识培训。在通识培训结束后,根据各主管业务司局的具体要求,还需要参加入门业务培训。培训结束并通过行政执法能力一级测试后方可成为见习监 察员,再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在岗带训,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监察员。此后,这些监察员还会参加强化通识培训和强化业务培训,对于一些高级监察员,还会有研究类的培训。(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