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远安农村物流加速商品互通助力乡村振兴
伴随着城乡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提升,农村物流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为改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不集约、功能不完善等现状,远安县通过全面整合农村物流配送服务渠道,构建三级运营服务体系,不仅打通了农村物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还逐渐摸索出了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物流新模式。
为抢抓农村物流发展机遇,远安交通部门多次深入物流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当好“店小二”。加快推进全县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帮助物流企业落实系列扶持政策。今年初协调相关企业在鸣凤镇北门村二组建立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远安农村电商交通物流分拨中心,并配有运输车辆15台、挂靠车辆20余台、员工50余名。同时,进一步优化农村快递资源配置,健全了三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村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在7个乡镇共建起了84个镇村级物流服务站点,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实现102个行政村全覆盖,真正做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物流服务需求。
罗勇军是远安县正星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运输司机,他主要负责茅坪场镇11个服务站点的货物运输,每天早上八点他都要到城区的仓库,把当天所需要运走的货物进行一一核查筛选,按时送达到每一个村级服务站点,并和每个站点的团长仔细核对货物信息。他介绍说,每天经过他手的货物大概在150件到200件左右,均为村民网购的各类生活用品和生产物资。
为了让村民们尽快知晓货运信息,每个站点的团长还自发组建了村级微信群,等货物到达站点后,他们都会尽快把信息发到群里,通知村民们前来收货。让服务多跑路,群众才能得实惠。城乡物流配送,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一方面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用品源源不断地配送到各门店,解决农村物流难题;另一方面利用货车配送空车返程资源,在不增加自身成本的基础上,代收农产品,运回仓储中心上线发售,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城乡双向共配模式。
让服务多跑路,群众才能得实惠。城乡物流配送,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一方面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用品源源不断地配送到各门店,解决农村物流难题;另一方面利用货车配送空车返程资源,在不增加自身成本的基础上,代收农产品,运回仓储中心上线发售,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城乡双向共配模式。
家住鹿苑村二组的村民陈祥武,最近想购买一些土豆种苗以备今年播种时使用,但一直患有腿部残疾的他,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在得知他的诉求以后,通过招募的鹿苑村“正星优选”团长便主动上门,教他使用网购小程序,当天完成的订单,第二天货物便送到了他家门口。
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满足百姓需求,线上产品做到物流直接到村,实现“线上今日订,城区当日达,乡镇次日达”,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服务,给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收益,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白云峰 徐圣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