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发挥制度优势共克疫情时艰
作者:翟方涵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为与日俱增的新冠肺炎病例疲于奔命时,中国却早已基本控制住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国外有不少媒体都在发问:为什么中国能这么快控制住疫情,而号称医疗体系最发达的美国,至今还在延误疫情处理导致累计确诊增至千万?
此时此刻,我联想到的只有这几个字:这国怎,定体问。———没错,就是历来所谓“公知”们抹黑中国体制的常用词,人们发现这句话可以无缝衔接地套用到现在的美国身上,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则作为优秀教材,给那些防疫不力的西方国家好好地上了一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形象地概括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如总书记所言,只有在这种党领导一切的体制下,才能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在疫情风险城市做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才能迅速做好确诊患者的行迹追踪。相比西方拖沓的分权,集权制和官员的问责制度能更好地执行中央的决策。医院不够了?建!一声令下,正在过节的工人全被召集起来,十天左右就完成了传染病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医生不够了?调!一场医护人员浩荡的“长征”踩着春节的尾巴揭开了序幕,一时间,鲁、豫、川……全国的医生只有一个目的地———武汉。如同美国著名博主郭杰瑞说的那样,中国各省是兄弟姐妹,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大家不分你我,共同救起了最严重的武汉。没人知道国家究竟做了怎样的统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此瞩目的成就不是什么奇迹,这和统一高效的体制密切相关。相比之下的美国,引用CNN的主持人科莫的话来说,联邦制下的各州以邻为壑,火烧到眉毛,还在忙着争抢医疗资源。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光体现在政治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也为我国抗疫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美国的私人医保体系为二十几万生命的逝去埋下了祸根,穷人买不起医保,看不起病,新冠的及时治疗也就成了笑话。新冠免费检测、治疗费用国家财政兜底、全民医保的健全保健体系……这些公立的医保和医院体系,正是抗疫成功的关键。这个量级的投入,绝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做到的。
同时在暗中起作用的,还有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以美国为例,防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众反反复复地抗议封锁。因为一旦封锁,就有人因失去收入而“破产”,流落街头———民众的负债率实在太高,据美疾控中心的高层说,很多人甚至拿不出400美元的存款。而中国的严格管控、有限放贷使公民的负债率降低,即使有欠款,还款期限也在疫情期间被延长。人民口袋有了钱,就有了生活保障,不必为失去收入无法生存发愁,而美国资本家构建的低门槛放贷金融体系,在助长消费主义疯狂滋长的同时,也掏空了人民的口袋。
所以,外国的月亮不总是圆的,“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这句被大v用烂的攻击体制的话,在这场疫情面前灰飞烟灭。抗疫的成功离不开全国上下的努力,而能号召起人们努力的,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以及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导。在这场人祸中,我们的制度优势,正是克敌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