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州学院教职工东宿舍区,活跃着一支退而不休的追梦团队,他们团结互助、任劳任怨,义务担当着小区治安的值守员、人事纠纷的调解员、院内场地的绿化员、为民解忧的服务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把小区居民的安危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充当了抗击疫情的战斗员,成为了一面鲜红的旗帜和坚强的战斗堡垒,他们就是滨州学院离退休人员党总支第一党支部。
疫情防控期间,离退休人员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与滨州学院“久久红盾”离退休志愿者一起,积极响应上级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的铮铮誓言。他们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滨州传媒网”等新闻媒体报道,成为滨州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一道别样的美丽风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20年的春节,是个特别的节日。大年初一的上午,离退休人员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与东宿舍区的“久久红盾”离退休志愿者们忙着每年一度的“写春联、送春联、送祝福”活动。他们将一副副散发着文墨清香的春联挨家挨户送到居民家里,然后在东宿舍区小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升国旗仪式。小区里小到七八岁的儿童,大到八、九十岁老人,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伫立在小区广场的旗杆下,庄严而自豪地举目注视着国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场面令人肃然起敬,久久难忘。大年初一的下午,他们闻令将小区封门,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大年初二开始值守一线,在小区门口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对小区内的楼道、健身器材、垃圾桶等进行消毒;主动入户为居民测量体温;张贴防控疫情单页,宣传普及防疫知识……疫情在哪里,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当名副其实抗击疫情的战斗员、宣传员,为抗击疫情贡献着银色先锋力量。
余热映照初心,彰显政治本色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的儿子忠诚履职、无私奉献,我为他感到骄傲。”第一党支部70岁的老党员张泽民说。他的儿子张庆华是沾化区应急管理局党组副书记、二级主任科员,2月7日凌晨,在采购防疫物资返回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处理完儿子的后事,张泽民立即赶回了小区,像一尊雕像,毅然伫立在小区门口。大家劝他在家多休息几天,他强忍泪水却异常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会坚强面对,化悲痛为力量,替儿子照顾好家中的每一个人,也替他继续坚守在战‘疫’一线”。朴实的话语、坚强的意志,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如磐石”的赤胆忠心和“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年轻时当过军人、有着51年党龄的党支部委员褚守河同志,不顾膝盖受伤,拖着病腿勇敢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直到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才住进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肆虐的疫情面前,在第一党支部老党员、老干部的感召下,广大离退休老同志都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积极配合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还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党中央以及各级党组织关于疫情防控决议决定的拥护和支持,有的给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同志们送去慰问品,越来越多的小区群众也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充分彰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同心抗击疫情,共筑和谐家园
“我一直都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因各种原因没能如愿。退休后,特别是与老党员们一起参与抗击疫情、小区治理等工作,他们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思想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使我打心眼里敬佩和仰慕,入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了。疫情期间,我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一党支部联系的65岁离退休志愿者曹英格激动地说。曹英格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每天早上八点半,都会跟随支部党员一道,准时在小区门口执勤,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小区里有6名学校聘请的外教人员,由于风俗习惯等原因,疫情防控初期他们不习惯或不情愿戴口罩。第一党支部就安排专人耐心劝说,讲道理、说利弊,直至他们欣然接受,外出的时候自觉佩戴口罩,积极配合测量体温。外教中有一个65岁的美国籍老太太Juene(中文名字朱茵),疫情期间适逢她化疗后的休养期。第一党支部成员与 “久久红盾”的离退休志愿者们及时询问她生活上的困难,经常帮助她购买生活用品并送到她居住的五楼,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帮助,让身在异乡的她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 “疫”中,离退休人员第一党支部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不退志、不当局外人,勇敢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纷纷表示 “疫情一天不解除,我们就一天不下岗!”对他们而言,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是那份责任,让他们退而不休;是那份坚守,让他们永不褪色;是那份信仰,让他们永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