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母校工作,但因我已离开外国语学院到校内的其他岗位任职,所以,我也很荣幸地有机会回母院参加70周年校庆外国语学院校友座谈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参加座谈会的基本都是之前刚刚参加学校庆祝大会的10余位校友,再加上母院部分退休和在职教师,人数并不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座谈会的精彩。
坐在台下的我,认真倾听从1974级到1993级校友满怀赤子之情的发言,跟随校友走进他们在山师学习生活的难忘场景,品味他们大学时代的精彩点滴,感受他们对母校的感恩、怀念和祝福之情,学习他们自强自立、积极向上、步步登高、格局高远、胸怀大爱的人生智慧,同喜同乐,受益匪浅。
走出会场的我,被母院老师当面点评。“这孩子瘦了!”退休多年的老师看到我,拉住身旁的老教师,指着我温暖而又惊讶地说。
听到老师的点评,我万般滋味涌心头,万分感动。
父母在,儿女有归处;老师在,学生有归所。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我们不管多大都是孩子,都是需要他们操心关爱的孩子,都是他们心中会做好人、做好事的好孩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大后的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孩子,很多人会做教师,很多人会成为工作单位里带新人的前辈,人人都会成为社会中的“长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责任重大”,都有责任“做好人做好事”,是为人,更是为己。
当老师老了,老师回忆青春,我们在老师的青春里。当我们老了,我们回首往事,“孩子们”在我们的生命里。生而有时,生命无价,生命的精彩和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