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外国语学院线上教学已经有序进行到第八周,当下每位教师都成了网络授课主播。北京时间4月22日上午10时,身处美国的“网络主播”严萍老师上完课时,已是当地美国东部时间4月21日晚10时。这是她在新冠肺炎日益严重的美国为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同学上的英语教学理论课。
早在1月4日,外国语学院严萍老师受学校委派赴美国东门诺大学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访学。但3月初自美国疫情爆发以来,全美形势日益严峻,短短一月时间,他们所在的常驻居民3万人左右的哈里森堡小镇已有新冠确诊病例264人,东门诺大学也在三月中旬被迫停课。严萍老师也因预订的回国航班反复被取消而滞留美国。
此时,严萍老师一边是对美国疫情的担忧,一边是对自己学生的牵挂和对校园的思念。在这焦虑的日子里,严萍老师主动承担起了外国语学院2018级14、15两个班英语教学理论课的任务。为促进网络授课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萍老师撰写了详细的教学方案,设计了与学生沟通的各种互动方式,并制定了与该课程配套的相对完整的评估和检测方法。
即便如此,大洋两岸的连线还是产生了诸多问题。首先是备课阶段,上课所需的一些素材在国外难以找到,只能通过学院其他老师帮忙整理发送而加以解决。同时由于对网络授课平台不熟悉,她在网上四处求教,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熟悉各种线上教学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上课时,她本希望自己和同学们都打开摄像头,通过学生的眼神、表情以获得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即时反馈,但由于网络连接的延时和各种不稳定性,最后只能采用语音授课,改让同学们在评论区积极互动交流和提问。
国内和美东地区的时差为整整12个小时,为了尽量适应学生的作息时间,严萍老师必须在美国当地时间的晚上8点以后为学生授课,并在课后立即检查批改学生上传的听课笔记和心得,有时候要批改至凌晨才能得以休息。她说:“学生们都能坚持不赖床起来认真听我讲课,我很心疼也很高兴,只要他们愿意,我也愿尽我所能,做好他们学习路上的领路人。”
同学们纷纷表示,严萍老师活泼灵动的语言给课堂带来了别样的温暖和活力,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将问答贯穿于课堂,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学生刘文婧说:“严老师的讲课很有逻辑性,讲课内容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和实例相结合,帮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思路。在课下,我们叫老师萍儿姐。萍儿姐在课间也会不时和我们分享她在美国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她的讲述中去感受中美文化的差异,去体会语言环境对外语语言学习的意义。”
问及严萍老师疫情结束后的愿望时,她说:“我想在师大校园里,和我的学生们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