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灿若桃花

■音乐人生

作者:毛益峰    
2010-01-07     浏览(196)     (0)




  其实用灿若桃花来形容朴树的音乐是不太恰当的,可是在听他的《生如夏花》专辑时,我的脑海里却不经意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就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花海绚烂无边,花影若有若无,不断流动,不断闪映。
  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梦想的纯美与创痛,回忆的绵长与破碎,这些构成了朴树的音乐主旨,柔和干净的吉它与纯厚的鼓声中,回忆就象一只温柔的扣袢,力道轻微,却不容易挣脱,将生命和梦想紧紧地拴住。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古人的伤感与无奈一直延续至今,不管时光怎么变,我们依然还会留存,还会引起共鸣,我们会为相逢而欣喜,为别离而伤感,不管是擦身而过,还是相逢后才离开,我们都无法拒绝。关于离别,朴树营造的是一个华丽的场景,一种悲壮的激情,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其中义无反顾的热情与坦然,是不容你拒绝与思考的。在《傻子才悲伤》里,朴树这样唱道:总有残缺,我还是觉得完美。我想这是因为朴树相信,对待生命,承受与珍惜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承受,苦难沉淀成幸福,也因为珍惜,幸福便像是夏天的花一样悄然盛开。
  梦想与现实往往是最最坚硬的对立面,于是很多人在头破血流后开始抱怨与放弃。现实总是太残忍,多少人在经历后都会发出像朴树这样的感概:像早前的天真梦想,被时光损毁。就像年少时的我们眼睁睁看着手中的那只色彩斑斓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向了那不知名的未来,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孩子的世界是最真实最纯洁的,有人说朴树就像是一任性的孩子,拒绝长大,不断地生活在记忆和过去的重叠之中,梦想着实现自己的人生。此话似乎也只说对了一半,朴树其实也是理智的,在他认清了梦想的天真,以及实现梦想路途中的艰辛与困窘后,尽管自己百般不愿意,但对于新事物,他不再抗拒,相反学会了宽恕,学会承受,学会迎接生命里遭遇的一切,坚强的、坦然的,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让该来的来,我们在这里等待,沉静安详中,有一丝宠辱不惊的味道。
  在朴树的音乐里,回忆占据了大部分,爱情、友情,甚至生命和梦想,都是回忆的主题,就像点点滴滴的沙漏,温柔而粗糙。一些日子,一些人,一些风,一些尘灰,一些一直一直都没有办法说清楚的心事,疼痛、幸福、自尊、自卑、欣喜、忧伤……记忆的碎片重拾,粘成凌乱的图案,时而张扬、时而内敛、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大风声,像没发生,太多记忆,要怎样放开我的手。”其实怎样放也放不开的,是那么多那么多的回忆。既然做不到放手的话,就《且听风吟》吧,这片灿若桃花的风景,相信风见了也会多情。 (《康定之春》芮顺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