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报》
认真打好每一场比赛
作者:土1701-7 陈红新

昨天晚上和女排的队友们一起看了《夺冠》,对这部电影期待很久了,从春节档推迟到国庆,等了九个月,总算是看到了。
电影时长两个多小时,实际上是以三场比赛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女排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袁伟民任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时期,也就是电影中的第一场比赛,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日对决,中国女排战胜当时世界第一的日本女排,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几年,更是进入了“五连冠”的腾飞时期。那时的女排没有好的训练环境,拼不过国外先进的技术,她们只能拼命训练,以身体为代价,负重一百斤深蹲,扣球一万次,网口升高十五公分等,以郎平为代表的女排姑娘们不断超越体能和意志上的极限,不怕苦,有热血,急于证明自己,敢于挑战世界。训练过程中教练的训斥、队员们的呼喊、排球撞击的声响,各种声音混在一起,直击观众心灵,让人震撼。
第二个阶段是陈忠和担任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时期,电影中呈现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美对决,而当时的美国女排主教练是郎平,这场比赛也因此被称为“和平之战”。电影对这场比赛没有过多描述,主要突出郎平和陈忠和两位教练的的私下交流和场上指导。比赛以美国队3:2战胜中国队结束后,中国球迷不是在责怪中国教练和球员,而是在骂郎平。无论是曾经拼命为中国拿下荣誉的郎平,还是当时作为美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的郎平,其实都值得我们敬佩。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2013年至今,一直放不下中国女排的郎平,因陈招娣将军的逝世,决定克服自身伤病和家庭困难,回到中国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也因此,中国女排迎来了第三个辉煌期。郎平大胆采用大国家队理念和集训模式,亲自挑选队员,训练方式也与老女排不同,她还鼓励女排姑娘们去放松,去谈恋爱,和她们谈心,充分了解队员的性格、背景。在她的带领下,以魏秋月、徐云丽、惠若琪、颜妮为代表的老队员和以朱婷、张常宁、袁玥心为代表的新队员们相互磨合,组成一个新的队伍。电影没有取2016年里约奥约会中国女排夺冠的决赛,而是选取了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对阵东道主巴西女排的那场比赛,巴西女排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女排强队,在过去的8年当中,与中国女排交手记录是18胜1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排不可能会赢。但中国顶住了主场压力,以3:2赢得比赛,进入决赛。时隔十二年,中国女排再度夺冠。
三场比赛,中国女排从赢到赢,其中的付出和汗水,我们仅从电影所呈现出的部分就足以震撼。作为年轻人,我们可能只看到近几年中国女排的辉煌,通过电影,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90年代的女排,看到她们更艰苦的条件,更拼命的付出。而作为一名排球爱好者,我看到老一代女排为了练出“下意识”,不惜练成百上千次的接扣球;郎平为了不当替补,完全不考虑身体极限,去完成一百斤的负重深蹲,晚上一个人加练。三大球里,排球算小众,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女排近年来取得傲人的成绩,我可能也不会尝试打排球,更不会进校队。记得电影里1981年女排夺冠时刻国内的场景,国名仿佛被点燃了,大家都跑到街上去欢庆欢呼;再看现在,中国女排各种大奖拿到手软,众人习以为常,不是不关注了,而是更信任郎导,信任中国女排了。就像郎导说的,我们在乎一场比赛的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等到我们内心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会把输赢看的那么重要了。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十一连胜,零负夺冠,采访时,郎导说她也没想过会十一连胜,就是认真打好每一场比赛。其实重点就在于,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底气,有实力,放平心态打比赛,才能打出最好的水平,到那时比赛结果自然是其次的。